清明祭英烈:运用重要传统节日培育弘扬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05.08
今年清明节期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等五部门面向全国未成年人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活动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着力引导未成年人了解传统文化、学习英雄事迹、秉承烈士遗志,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学习成才的人生志向。
主题突出。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把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深入挖掘清明节的历史渊源、节日习俗、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广泛宣传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故事,精心组织网上鞠躬献花、留言寄语,网下祭扫烈士陵墓、慰问烈士家属等系列活动,把“三个倡导”24个字的要求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让孩子们学习熟知,在道德实践中加深记忆和理解,激发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组织有力。各地各有关部门注重抓开局、抓声势、求实效,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活动普遍开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途径。一是通过会议协调推动。内蒙古、上海、广东等地文明办及时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商议具体方案,印发活动通知,明确各自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运用媒体宣传引导。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精心设计活动页面,及时发布活动启事和各地动态,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中国未成年人网等进行链接。央视网还制作活动移动端互动页面,在移动端同步推出。各地普遍通过当地报纸、广播、网络等介绍活动情况,营造社会氛围。北京、江苏等地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发布消息,吸引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三是发挥校园媒介作用。各地组织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网、校园宣传栏、广播站、板报以及班级QQ群等,发布活动消息,设置活动话题,让活动走进学校、落到教室、贴近学生。四是举办庄重仪式。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在革命战争纪念地或烈士陵园举办启动仪式,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祭扫陵墓、敬献花蓝、入团入队宣誓等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缅怀革命先烈、培养感恩情怀、增进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共识。
形式多样。具体表现为“五个融入”。一是融入课堂教学。浙江、福建等地利用信息技术课组织未成年人登录活动网页参加网上祭奠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二是融入团队活动。河北、辽宁各中小学校利用团日、队会时机,组织开展故事会、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学习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先烈的崇敬追思之情。三是融入家庭教育。山东将网上鞠躬献花和撰写心得体会作为学生放学后和清明假期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抚今追昔,记录切身体会和真情实感。四是融入志愿服务。湖北结合扫尘习俗,组织中小学生志愿者到城乡社区整治卫生死角、拾捡白色垃圾、清理乱贴乱画。四川、新疆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了慰问帮扶烈士家属志愿服务活动。五是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江西、宁夏等地在活动中积极倡导文明祭奠新风,倡导良好的家风民风,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用低碳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增强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理念。
反响良好。今年是连续第4年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这种网上网下联动、课内课外衔接的方式,既扩大了活动覆盖面,又增强了活动效果,影响越来越广,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师生、家长和网友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这项活动成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记忆,在这个特定节日里组织开展祭英烈活动,能够让清明节日文化浸润到孩子童年的记忆中,让他们知晓清明节的内涵、节日符号、传统习俗以及其中饱含的情感等,引导他们亲近传统文化、享受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二是这项活动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一个烈士的英雄事迹,一座烈士纪念建筑物,就是一部凝固的革命史,一本无言的教科书,孩子们通过瞻仰、追思,加深了对党史、国史的了解,更加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三是这项活动成为了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祭奠英烈的过程就是一次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感念先烈功德教育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敬慕之情,能够在追思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铭记责任,立志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未成年人在活动中纷纷表示,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民族精神,争取今后能为谱写祖国繁荣发展的篇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