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4.28

     [摘  要]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能在无形中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文化遗产逐渐消亡,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是当前我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  中国梦
有人用水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文化是文明的标志,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灿烂的文化,无法成为伟大的国家;没有灿烂的文化,无法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1. 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文化遗产具有社会的、历史的、科技的、经济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2]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民族的团结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也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征,更是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应号召全民参与、科学保护、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遗产,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独具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当今世界,我们既置身于文化潮流,又面临着文化竞争,只有保护自身文化特色、加强文化输出与交流,才能让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2. 当前我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从外部看,各国纷纷重视抢占文化制高点,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美式价值观的强势来袭、个别国家对我国文化资源的盗用和掠夺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从内部看,随着外来文化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一些人丧失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和依赖,对民族文化则日渐疏离。长此以往,不仅将使民族文化对人民的向心力和维系力发生危机,而且有可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失去自有的特色,陷入存亡绝续的境地。
2.1 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继承不力
传承存在人的问题,所谓传承中人的问题就是老者去世,年轻的没有人去继承。文化传承必须后继有人,传承人有责任去物色好有培养前途的人,进行组织、培训、学习才能够使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这一问题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错误思潮的打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造成是非观颠倒、道德滑坡,“毒奶粉”“地沟油”“小悦悦”等事件的相继出现,不断拷问着社会良知。
2.2 教育重理轻文
当今中国,学校教育重理轻文,不管是在高中分流文理班级上,还是在大学文理专业上,都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学理工类就前途广阔,学了文史类就百无用处。这种教育模式,已经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文理的协调发展,如果重理轻文就会在成才的路上因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失衡,而导致个人木桶理论中的“短板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个人的成才与发展;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任何国家如果忽视文科,必然会表现出治国的封闭性、狭隘性和行为的短视性。国家的管理者更不能没有文科素养,缺乏文科素养就不可能有宏观的视野与战略的眼光,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难在复杂的现象背后分析出深层的意蕴。俗话说:文依附理,文以理存;理彰显文,理得文则活。只有文理协调发展,国家和民族才能真正地强大兴盛。
2.3 对文化传承认识不到位
一部分组织及个人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认识仍然不够深刻。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传承在推动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的长远功能上缺乏正确的认识;[3]公民个人对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有些民众甚至仍将文化遗产等同于名胜古迹,他们对热点新闻及颇受争议的事件认知度较高,但对于一些考古发现还是关注度不高;另外,城乡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仍旧普遍存在。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
近些年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被高科技取代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正慢慢地逝于人们的视野中,人们沉醉在现有的生活环境中忘却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坚守。有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落后的就该被淘汰;还有些人崇洋媚外,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例如当今很多国人热衷于过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日渐式微。与此种种,导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保护态度和措施不力,有的已经灭绝或濒危。
3. 实现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3.1 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
第一,应该抱着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详尽总结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变迁、斗争以及和谐,竭尽全力去保证文化传承工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坚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根基。第二,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文化传承系统化,简洁化,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3.2 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科学、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坚持历史观点,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评价历史人物。其次,要站在现代的时间点上,用现代的科学观来考察传统文化,将历史的和现代的两种视角贯通、结合起来。只有很好地做到这种贯通、结合,才能对传统文化作出客观科学的评判与选择。再次,要切实地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而不是只在其外部特征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兜圈子。最后,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用以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欠缺。中国 21 世纪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需要在多元文化的激烈交汇、撞碰、融合中进行。 中国文化也在变,不断吸收,不断变化更新,中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创造。我们青年人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华学到手,同时吸收外来的文化,再熔为一炉,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来。
3.3 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要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更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存在着正负、优劣两方面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封闭的社会环境等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应该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辩证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做到三思而后行,坚持创新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及新颖性。要特别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指导并解决中国目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及能够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优秀观念。在传承中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发展创新中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力,源源不断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早日实现我们灿烂的中国梦。
3.4 建设、创新并输出传统文化
建设,要立足基层,致力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资源向社区、村镇倾斜,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一批乔布斯式的文化创新先锋,一批李安、莫言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师,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与产业形态,打造出更多传世精品。输出,要把文化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保护工作结合起来,打破外来文化威胁,切实将民族文化成果保护好,并推介到世界各地,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4. 结束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拥有举世无双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我们应艰苦奋斗,让祖先的文化遗产完好保留,于今发扬光大。同时,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的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清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古老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与世界共享文化多样性的明媚阳光。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