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健康 >> 正文

30年持续不断铁腕治污 洗清奎河的点点滴滴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 时间:2013.05.29

建河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奎河曾一度沦为城市下水道,遭受严重污染。经过近30年持续不断的铁腕治污、科学治污,如今,奎河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为打造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者按 奎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建河历史,从源头到出苏皖省界仅有26公里长,这条纵贯江苏省徐州市的河流宽不过10多米,水轻浅如涓。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纳污河,曾经引起上至国务院领导、下到苏皖两省沿岸5个县数百万群众的共同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奎河上游的徐州人以还清奎河为己任,不遗余力,打了一场让奎河还清的新“淮海战役”。
  由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监察部4部门联合组成的考核组,日前对江苏省2008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估。考核组认为苏皖省界奎河黄桥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向下游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个评价让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奎河上游的徐州人感到了几分宽慰,同时对下一步还清奎河水、打造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增强了信心。
  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纳污河不计其数,而奎河则是滔滔千里淮河奔涌途中几百条密如蛛网般支流中的一条二级支流,是在中国版图上可以忽略不计的一条人工开凿的泄洪河道。但就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镇纳污河,曾经引起上至国务院、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关注。因为奎河不仅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一条普通河,它的治理,直接关系到苏皖两省5县沿岸数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什么力量推动地处上游的徐州人在30年中不遗余力进行治理,使奎河由“浊”还“清”呢?站在苏皖交界的黄桥上,望着缓缓南流的奎河,记者脑海里升起了一个个问号。为揭示这条横跨江苏、安徽两省纳污河还清的奥秘,记者进行了探访。
  清流变身城市下水道
  奎河原本是一条十分清澈的河流,由于常年没有清洁水源补给,除汛期排泄地面径流外,平时接纳的全部是市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奎河由此变成了徐州市地地道道的一条“下水道”。
  徐州是一座山水城市。
  在水的滋润下,这里山川形胜、钟灵毓秀、风光旖旎。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苏北重镇,徐州市不仅是苏、鲁、豫、皖四省交汇之地,更是陇海、津浦铁路、京杭运河等水、陆的交通枢纽,享有“五省通衢”之美誉。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水绕城、城依山、山傍水,犹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一座城市可以没有雄伟的建筑,可以没有繁华的街道,甚至可以没有值得夸耀的历史人物,但一定不能没有蜿蜒流淌的河流。人逐水草而居,城依河道而建。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几乎所有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都有关于河流的美好回忆。
  奎河,始挖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建河历史。它源自徐州市南部的风景名胜云龙湖,经过市区东南部的奎山脚下,流出徐州市区后贯穿铜山县的铜山镇和三堡镇,在黄桥进入安徽,最后汇入淮河。
  江苏这边,徐州人亲切地称其为“奎河”,安徽那边,叫做濉河。奎(濉)河全长180公里,而在徐州境内的奎河长仅26公里,河道宽不过10多米。当年先人曾以制作考究的条石砌成舒缓的河道,在奎河岸边的河沿上有精致修缮的多处码头、台阶,以利水路的漕运及民用。几百年来,它不停息地集
  聚着、流淌着,见证了徐州这座古城日新月异的变迁。
  奎河原本是一条十分清澈的河流,两岸的河堤石缝中长年生长着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水中有数不清的鱼儿在畅游。听上了年岁的人讲,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奎河边总有人在汲水刷洗浆晒,河中也有船儿在撒网捕鱼,一派祥和景象。
  这条静静地流淌着的河流,何以在不长的时间里变成了“纳污”的城市污水河了?
  奎河江苏段有4座节制闸,分别是袁桥闸、十里铺闸、杨山头闸和黄桥闸。这些节制闸分别调蓄市区段景观水位和铜山段农灌水量,仅在非农灌期和汛期,才提闸放水。加之奎河属于季节性河流,由于常年没有清洁水源补给,除汛期排泄地面径流外,平时接纳的全部是市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这样,奎河就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河流,而成了徐州市地地道道的一条“下水道”,成为淮河水系中典型的城镇纳污河流。
  从小就生活在奎河边的周美恩,对家门前日夜流淌的奎河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她用一首当年流行的歌谣向记者描述了几十年来奎河的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这首流传在老百姓中间的歌谣,唱出了徐州人心中的隐痛。
  为了保护家乡的母亲河奎河,年逾古稀的周美恩自费筹办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之家”。在她的带领下,一群环保志愿者几十年如一日,关心爱护着家乡的奎河,他们经常从社区出发,沿着奎河一路走一路宣传,向沿岸的居民宣传保护“母亲河”,阻止奎河两岸经营的商贩往河里倾倒垃圾,到企业宣传环境法律法规。
  保护奎河水质,成为徐州人一代一代的“接力赛”。荣获“全球500佳”荣誉称号的徐州环境小记者团,早在1986年就率先对奎河排污以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热情高涨的孩子们从家乡的奎河源头徒步进行调查,当他们看到沿岸一家家工厂排出的污水进入奎河污染水体的情景后,激愤地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奎河”的呐喊。
  1995年,徐州环境小记者团的脚步继续沿着奎河一路走下去,一直扩展到整个淮河流域。他们用稚嫩的喉咙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声:“作为生长在淮河流域的青少年,我们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美好未来的建设者。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早日使淮河流域变清,我们才会有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他们还倡议沿淮流域的青少年每人每年捐献1元钱,用于淮河水污染治理。
  世代徐州人盼望着奎河重现昔日水质清澈的美好景象。
  铁腕治污 还清奎河
  奎河还清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源头控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优化环境必须反弹琵琶。近年来,徐州市以“铁腕”的强硬措施对奎河沿岸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关停搬迁,让重污染企业统统退出市中心。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国控断面的水质达标工作,成为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事。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批示中强调指出,淮河流域是国家治理“三河三湖”的重点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做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长罗志军要求把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国家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全力以赴。
  为加快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得到落实,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赵克志亲自到徐州督战,他要求徐州市委、市政府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过程中,要致力于“两个提高”:提高重点污染工程完成率、提高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
  为迅速改善两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张敬华上任半年时间,先后6次到徐州市专题调研、指导,坐镇指挥。环境保护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深入奎河一线,指导治理工作。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苏、鲁、豫、皖四省看江苏,江苏看徐州。徐州市肩负着南水北调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双重任务。作为奎河断面水质达标的责任主体,徐州市委、市政府更是为了奎河水质的还清而殚精竭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徐州市政府就提出了奎河水质变清的3期治理工程目标:上游市区段水质变清,两岸变美,下游水质达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为此,江苏省副省长、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多次到奎河检查治理工程,并表示徐州一定要全力以赴抓好奎河治污工程建设,确保奎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把合格的清水送给下游人民。徐州市长曹新平先后沿奎河源头至黄桥断面查看水质变化情况,对沿途的企业治污情况进行了逐家检查,多次召开奎河治理调度会、专题会,现场办公。
  徐州市环保局局长徐善春表示,奎河还清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源头控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优化环境必须反弹琵琶。
  1994年以前,奎河市区段两岸集中了重点污染企业148家,纳污量占到市区排污总量的65%。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徐州市通过产业成长路径调特、产业发展层次调高、产业集聚规模调大、产业环境空间调外、产业运作方式调新,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碧水工程,重点实施了点源整治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截污导流工程、综合整治工程“五大工程”;徐州市还以“铁腕”的强硬措施对奎河沿岸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关停搬迁,让重污染企业统统退出市中心。
  几年间,徐州市还先后关停和搬迁了一批重污染企业,淘汰了江苏四菱染料集团公司部分污染严重的染料产品,年削减COD6000多吨,工业排放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
  铜山县三堡镇仅存的宏发、天泉、隆源3家造纸企业位于黄桥断面上游,经过治理后已经达标,但为了确保奎河水质迅速改善,徐州市在关闭、搬迁流域内所有重点水污染源的基础上,又痛下决心,关停了这3家造纸企业,削减COD2000多吨,随后对两家淀粉企业也实施了停产。这些举措对奎河黄桥断面水质达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来到位于铜山县潘楼村的隆源纸业有限公司采访时,村支书张研刚告诉记者,隆源纸业是一家年产量10万吨的造纸厂,早已经是环保治理达标排放的企业,这些年为了达到环保要求,投入了大量治理资金。但为了满足奎河断面水质达标的总体要求,村里按照省、市的要求,于2008年9月30日按时关闭企业。关停给全村的财政收入和农民的增收带来很大损失,仅厂房和土地租金损失就达四五百元,原在企业打工的村民失业人数达到300多人,许多家庭面临生活困难。
  为了奎河返清,许多人做出了牺牲。
  为确保及时掌握奎河断面水质情况,几年来,徐州市环保局与淮委以及上下游地区环保部门建立了联合、联动水质监测、监控机制,基本建成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为联合执法、“铁腕治污”还清奎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抓住科学治污核心
  徐州市不断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步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逐年提高。目前奎河出境的黄桥断面水质指标COD由1994年的433mg/l下降到2008年的34.79mg/l,14年下降了91.97%。

  奎河还清的核心是科学治污。
  在全国一片“城市污水处理没钱就没前途”的抱怨声中,徐州市却积极创新环保投入新机制,不断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步伐,使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逐年得到提高。在2005年底时,徐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就已达到76.28%,跃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行列。
  在奎河流域,徐州市先后建成市区奎河、华东输油管道、铜山县新区和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等4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0.1万吨。
  1994年12月,徐州市投资1.6亿元,率先建成了淮河流域第一座、规模最大(日处理能力1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
  1998年,徐州市政府再次投资420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将奎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由10万吨/日提高到16.5万吨/日,保证了奎河所有污水能够全部处理达标。 
    为进一步改善奎河出境断面水质,徐州市2002年又投资910万元,对奎河污水处理厂工艺进行再一次改造,使出水水质的BOD、COD、悬浮物、氨氮等一系列指标都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徐州市政府不断探索治污市场化建设与运营的投融资新机制,大胆提出了“创新环保机制,面向市场求生存,依靠市场谋发展”的思路。
  2003年,通过引进TOT(移交—运营—移交)模式经营的国内污水处理厂,成为淮河流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安徽国祯集团斥资1.6亿元获得了奎河污水处理厂30年的特许经营权,市政府支付0.8元/吨的污水处理费,保证了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运行,走出了一条“政府得税、企业得利、银行得息、百姓得益”的治污与运营管理的新路子。
  安徽国祯集团徐州污水处理厂厂长徐本勇告诉记者,现在奎河的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国家要求COD的出水要在70mg/l以下,我们(奎河污水处理厂)平时基本上都在30mg/l左右;BOD出水要求是在20mg/l以下,我们全部在10mg/l以下。”
  在“奎河水质变清”这个前提下,徐州采取“污水进管、集中处理、尾水利用”,将泄洪、纳污河道转变为生态、景观、休闲的好去处;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对奎河重点进行疏浚清淤、石砌护坡、美化绿化等综合整治,修建了清污分流闸。
  针对奎河下游铜山县三堡镇部分企业废水对奎河出境断面水质影响较大的问题,徐州市还结合当地水资源紧缺和农灌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对部分重污染企业实施了“厂内达标回用,厂外生态利用”的污水资源化措施,兴建生态氧化塘,修建、完善农田灌溉网络,使达标排放的废水通过人工调控,经过进一步净化后用于农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入河量。同时,对奎河流域部分排水管
  网进行了改造,所有污水全部都截流进入管网。
  与此同时,徐州市委、市政府将奎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的中水回用工程、铜山三堡污水处理厂项目及铜山新区截污管网完善等工程列入2008年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计划,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5000余万元,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和运行。
  2008年底,奎河中水回用工程和铜山新区截污管网完善工程项目基本完成,铜山三堡污水处理厂项目即将建成投运。这项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明显改善奎河黄桥断面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奎河黄桥断面的稳定达标。
 这些喜人的变化,使生活在奎河两岸的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家住奎河边的陈先生一语道出了心声:“市政府这几年对奎河的治理一年比一年强,以前从奎河边走熏得都得绕路走,现在也都喜欢走奎河沿了。特别是在解放路那段河面给奎河加了盖,上面种上花花草草的,也成了徐州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了。”
  经过近30年污染治理,奎河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污染物总量大幅度下降,下游水质有了明显好转,出境的黄桥断面水质指标COD由1994年的433mg/l下降到2008年的34.79mg/l,14年下降了91.97%。
  按照国家新考核办法的规定,江苏省奎河黄桥断面达标情况按照环境监测部门监测月报数据和水利部门(淮委水保局)的监测结果进行加权考核,2008年度奎河黄桥断面各项指标监测均达到国家标准。
  历史名城期待重塑山水印象
  经过实施截污、清淤、修堤、覆盖部分河道、两岸绿化亮化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曾经丑陋的奎河两岸,已初显清秀面容。

  一座城市有水才有灵性。
  作为山河大地命脉的河流,是维系大地母亲生命的脉络血管。徐州市在城区河道与景观水综合整治中,更加重视延伸水环境治理的内涵,拓展景观水的功能,达到人与水、自然和文化的和谐,形成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个性魅力的城市水环境。
  在奎河水环境治理过程中,除了大力整治沿岸污染源(点)、堵住污水源头、铺设截污管网、河床清淤捞底、两岸护坡实现块石硬化、部分河段覆盖外,沿岸还新增雕石画栏、生态驳岸、亭台楼榭,安排多种娱乐、健身设施,为居民创造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经过实施截污、清淤、修堤、覆盖部分河道、两岸绿化亮化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曾经丑陋的奎河两岸,已初显清秀面庞。
  为进一步实现上游市区段水质变清、两岸变美、下游水质达标的考核目标,2009年春节过后,奎河中水回用一期工程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回送中水能力达到3万吨,市区段奎河水开始流动起来。同时,改善奎河水系的重要工程之一——奎河水环境整治袁桥东站放水涵洞工程也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工,待5月完工后,将首次实现故黄河水系和奎河水系的长期流通,到那时,奎河将成为流动的“活水”。有了“源头活水”,加之相关配套措施,整治后的奎河将达到“水质变清”和“河水变活”的景观水要求。
  下一步,徐州市将结合河道的水域特色,进一步塑造浓郁细腻的文化与艺术的流水概念,凸显出历史名城高品位的山水印象;利用城区主干道与水域景观河道的节点,设置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楼、台、桥、雕塑、小品等景点,使徐州市将成为既有自然山水灵性,又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宜居城市。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上离开时曾这样描述徐州城纵横交错的水系,随着奎河水返清,昔日古城山水美景定会重现。
新闻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