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灰霾研究成果让防治更有针对性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 时间:2013.05.20
在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为何灰霾天气却没有明显减少?什么原因导致灰霾持续不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赶走灰霾?
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环保局持续开展《主城灰霾形成机理基础研究》,对这些问题作了研究。
把脉——PM2.5主要有8大来源
今年1月,受气象条件和降水等的影响,大气污染物长时间悬浮于空中不能扩散,导致重庆灰霾天气一直持续。自从“蓝天行动”实施以来,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灰霾天气却并没有明显减少。
记者从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获悉,灰霾天气没有明显减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PM2.5的存在。研究显示,重庆主城区的PM2.5主要有8大来源: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建筑施工尘、土壤尘、二次粒子(硫酸盐和硝酸盐)、燃煤、生物质燃烧尘以及餐饮油烟。
由于近年来重庆市主城区燃煤电厂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也相应增加,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恰恰是PM2.5中硫酸盐、硝酸盐的前体物,造成了主城区空气中PM2.5浓度增大。
研究同时发现,当主城区灰霾天气持续时,PM10的平均浓度比非灰霾天气时高出23.1%,PM2.5的平均浓度要高出26.9%。
调查——冬季灰霾天气最严重
2011年重庆市主城大气灰霾形成机理及来源解析基础研究成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以中度灰霾天气为主,占灰霾总天数的33.12%,而冬季灰霾天气主要以严重灰霾和重度灰霾天气为主。
从月份分布来看,能见度最高的为7月、8月,其次就是4月,而冬季的11月、12月以及1月的能见度最低,平均小于5千米。
这主要是由于重庆冬季降水较少、大气层相对稳定,少有刮风,这样的天气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使得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人员曾介绍说,由于PM2.5粒径小、质量轻,不易沉降,无风的情况下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天,易于累积且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
同时,研究发现,气压对灰霾天气产生的影响较大,当升温现象越明显时,灰霾就会越严重。
研究——楼层升高PM2.5浓度降低
PM2.5浓度在空间中如何变化?专家解释说,公路、街道上的汽车尾气、尘土等污染物都集中在1米~2米高的呼吸带内,其浓度随距离增加而递减。而对于底层的建筑来说,其周围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PM2.5的浓度大小会受污染物扩散规律的影响
一些城市的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也证明,随着楼层高度升高,PM2.5的浓度就开始下降,并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
此前,重庆市环科院也曾联合西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在南坪六院转盘某大厦不同楼层测量了PM2.5的垂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PM2.5在21楼下降趋势开始明显,在30楼时出现了大幅下降,下降为地面最大浓度的55%。当然,颗粒物的沉降速度与其自身质量有关。
处方——根据气象条件防控
知道了“病因”和“病源”,如何开出正确的“处方”?
目前,重庆市将针对PM2.5的来源启动《“洁净大气”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这一方案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治理。
同时,随着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多,汽车尾气排放也将成为未来全市治理灰霾天气的重中之重。
重庆市环科院还建议,可以根据气象条件进行调控和预防。
根据气象条件动态调控污染源,就是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根据气象条件的预测,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