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请到天涯海角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3.01.21

海南岛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外游客所津津乐道,堪称世界级的稀有净土。尤其在海南长达1823公里的海岸带上,阳光、海水、沙滩、绿树、蓝天交相辉映,独具热带风情,堪称我国海洋生态资源宝库。


  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显示,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19个主要滨海旅游区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清洁。


  海南省近岸海域水质保护为何取得如此成绩?海南在防治近岸海域污染方面有哪些典型经验?不久前,记者深入海口、万宁、陵水等沿海市(县)进行采访。


  ■明确功能区划
  □坚持环境优先


  记者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清水湾雅居乐景观大道上,发现这里绿树成荫、青草萋萋,乔木灌木错落有致,与大海相映成景,极目望去,沙白水蓝。


  “陵水县为加强海岸带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按照‘大项目进驻、大企业带动’的发展战略,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坚持环境优先,高标准、严要求发展海岸带新型旅游地产业,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海岸带生态旅游,确保生态底线不突破。”陵水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局长符史锦对记者说。


  记者在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获悉,海南省政府于2000年2月批准实施了《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区划》实施12年来,在指导全省近岸海域实施分类管理、合理布局新建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沿海经济开发活动、保护近岸海域环境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积极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2010年上半年,海南省启动了《区划》修编工作并于去年3月印发实施。


  有关海岸带系列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出台,遵循了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并形成了有效的部门联动和制约机制,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稳定,也将近岸海域污染控制在源头。


  ■先期规划建设
  □严格设施运行


  记者一行来到海南岛东部沿海的陵水、万宁。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温暖的阳光下,清凉的海风味道迎面吹来。


  记者采访得知,陵水县黎安镇在“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战略定位下正在蓬勃崛起,而万宁兴隆镇奥特莱斯项目因为有了“全国最大的品牌折扣店”这一战略目标,正着力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湾区。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两个项目,开发区的房产、大型建筑设施尚未建设前,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就已经先期规划、进驻、同步建设。


  “按照规划先行、管网先通的原则,引进的这些大项目企业都已建成了自己的污水处理站,以确保污水处理不留死角。经处理后,企业将中水用于景观用水,做到了节能降耗。”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吴福安介绍说。


  陵水清水湾雅居乐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企业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岸海域环境,雅居乐先后建成了3个污水处理站点,现正积极投入运行。


  ■渔业增殖放流
  □加强生态修复


  去年10月,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共建美好蓝色家园为主题的2012年西沙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海南省三沙市举行。随后,500只绿海龟在三沙市永兴岛被放流。同时,活动中还放流了100万粒方斑东风螺和3吨麒麟菜等,以保证重要渔业资源品种可持续发展。


  三沙市的增殖放流是海南加强海洋修复的缩影。据悉,为保护和恢复近海及江河渔业生态,2011年海南在三亚、陵水、琼海、文昌等海域放流斑节对虾、石斑鱼等鱼虾苗种4200万尾,放流国家II级保护动物白碟贝15万粒。同时,组织实施三亚保护区西岛珊瑚礁人工移植修复试验项目,不断促进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是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将对海南岛周边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产生积极影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加大滨海大型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海南省海洋与渔业部门通过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全省共出动人员535人(次),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进行严格抽查,检查水产养殖场和苗种场1433家。


  为消除高位池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南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控制养殖规模,同时建设养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高位池清洁闭环生态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减少海洋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