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3.01.21

“海子似珠,戈壁如玉,这便是故乡,闪光的身影……”这是一首古老而美丽的阿拉善民歌。历史上的阿拉善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居延绿洲、贺兰山次生林以及连绵800公里的梭梭灌木林带,构成了阿拉善独特的生态植被系统,成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


  然而,阿拉善没有逃脱生态系统恶化的厄运,昔日美丽的天然牧场渐渐被黄沙掩埋,上世纪90年代的一场沙尘暴更是让阿拉善“一夜成名”。


  近年来,阿拉善盟组织和引导一些生态脆弱、生存条件较差、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向资源相对富集、区域经济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较完善、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和生态农业区转移。以退牧还草、公益林补偿、黑河生态治理、整村推进、移民扩镇、游牧民族定居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为载体,深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共搬迁转移农牧民8554户26250人。


  脆弱的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阿拉善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西居延海曾于1961年、1992年两次干涸,1700万亩的天然梭梭林带在短短几十年里锐减到了800万亩,额济纳胡杨林也由5万公顷减至2.6万公顷。严重退化的草场面积达330多万公顷,植被盖度降低了30%~80%。草本植物由200多种减至80余种,可食牧草由130多种减至20余种。


  与此同时,沙尘暴也在阿拉善愈演愈烈。1993年5月5日,一场起源于阿拉善的沙尘暴携裹着漫天的沙尘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和宁夏平原带来了巨大灾难,阿拉善由此也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沙漠化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蔓延。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日呈“握手”之势,阿拉善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呈严重恶化趋势。


  迈出退牧还草重要一步


  贺兰山地处干旱半干旱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分界地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也是阿拉善盟的母亲山。然而上世纪90年代前,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贺兰山森林植被发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999年,阿拉善盟委、行署做出重大决策,从贺兰山迁出牧民856户3520人,退出牲畜23万头(只),实现了退牧还林还草,使保护区面积扩大到132.8万亩。


  退牧后的贺兰山森林植被得到明显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由31.6%增加到42%,植被盖度由50%增加到80%;岩羊种群数量由1.9万只增加近4万只,马鹿由2000头增加到5000头;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35条。


  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好政策的落实,得益于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曾在孪井滩参与万亩林建设的老工人刘建兵对记者说:“为了不让沙漠东移,保护好耕地和草场,我们参与了万亩林地的建设。几十年过去了,因为有了那片林子,沙漠没敢前进半步,草长得高多了。”说到这里,老人笑了,满脸的自豪。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2004年,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阿拉善盟正式实施,补偿面积达1959.87万亩,年补偿基金达到9310万元。大项目带动生态建设的大发展,这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启动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多年来阿拉善盟存在的治理面积大但治理资金少的局面,而且使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转移搬迁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移民迁入工业园区、小城镇、绿洲灌区后,集约化生态农牧业得到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草绿了,民富了。搬迁户迁入城镇和生态绿洲后,摆脱了草场极度恶化引发的负面效应,实现了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带给农牧民福祉。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78岁的骆思界老人对搬迁后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国家政策好啊!我们从牧区搬到孪井滩种地,国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种地、买车干啥都给补贴,娃娃上学不但不要钱还给补助,人老了还给生活费,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贺兰山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的同时,一些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地区的牧民,也陆续搬迁到城镇和条件较好的灌区,使大面积的荒漠植被得以休养生息。


  5年间,全盟森林资源面积增加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4%,增长一个百分点。2009年,生态治理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


  2010年,国家再次提高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5元提高到每亩10元,阿拉善盟年获得补偿资金达1.59亿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发挥自然修复力量


  事实证明,在阿拉善盟这样一个土地辽阔、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地区,以保护为主,发挥自然的修复作用是生态建设“多快好省”的最佳途径。


  在让草原森林充分自然修复的同时,阿拉善盟还大力实施“锁边围城”和“身边增绿”工程,相继实施了贺兰山三期、胡杨林一期等工程,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3991.4万亩,保护区生态功能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阿拉善盟累计投入17.5亿元,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共完成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面积7208万亩。禁牧区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5%~15%提高到20%以上,累计转移牧民2.34万人。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退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植被生长繁茂。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得到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农区舍饲牲畜已发展到100万头(只),日光温室发展到2000座,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形成了农区养殖业、棉花、蜜瓜、大棚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地区经济和生态良性循环,推动了农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双赢。


  根据阿拉善盟“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生态保护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加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至15%,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同时还将通过实施“锁边围城”工程,在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初步建成防沙阻沙防护体系和主要城镇外围封闭式防护林体系。通过实施“身边增绿”工程改善身边生态环境,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宜居城市建设。


  阿拉善盟委书记王玉明认为,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就必须从阿拉善的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保护生态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根本性措施,做到在保护生态前提下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发展经济产生的效益增加生态保护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记者手记


  提起阿拉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和肆虐的沙尘暴。极度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度严重制约着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阿拉善给人们一个合格答案,就要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战略地位和农牧业基础地位。按照适度收缩、相对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实施牧区人口搬迁转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农牧业,促进草原增绿、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进而实现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停止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