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气候大会通过一揽子决议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1.09
图为多哈气候大会现场。
原定于当地时间12月7日晚6时结束的多哈气候大会,在经历了一天的“加时赛”后,于8日深夜落下帷幕。大会最终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修正案在内的一揽子决议。
作为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多哈气候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把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处,并为下一步谈判做好规划。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会议全面讨论了巴厘行动计划的所有要素,敦促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明确的中期和长期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会议还讨论了2020年后德班平台谈判的原则、要素和框架,对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
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一致;第二承诺期时限的5年和8年之争,最终以8年期限达成一致。
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
在资金问题上,决议重申发达国家须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并在2020年前实现“绿色气候基金”每年入款1000亿美元的目标。据悉,德国、英国、瑞典、丹麦等6个欧洲国家已经为此编列预算。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公约》核心原则的指导意义被写入了有关德班平台的决议。
大会仍有一些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如资金问题、减排力度等,本次大会都没有形成真正有意义的文本,而是拖后解决。
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从整体上看还远没有兑现承诺。哥本哈根大会和坎昆大会的决议所设立的“绿色气候基金”仍是空壳,目前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总量仅为数十亿美元,到2020年能否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仍然存疑。
在减排问题上,尽管《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定为8年,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减排力度的要求,但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仍未接受第二承诺期。大会也没有就发达国家减排指标作出具体规定,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难以实现。
在第一、第二承诺期的衔接上,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但一些发达国家坚持将第一承诺期剩余的减排额度“结转”到第二承诺期,相当于再次降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仅有澳大利亚、列支敦士登、摩纳哥、挪威、瑞士和日本6国表示,不会使用或购买一期排放余额来扩充二期碳排额度。因此,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置,这为以后的谈判增加了悬念。
在《公约》缔约方陈述中,除美国和俄罗斯表示不满外,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一结果虽不完美但可以接受,支持大会所作出的决定。分析人士认为,本届会议所达成的共识是与会各方共同妥协的产物,最终形成的结果“各方都不满意而各方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