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科学发展成县域经济主旋律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时间:2013.01.09
回顾2012,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带来的动力日益显现。莱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位置,是黄河三角洲的东部桥头堡。该市依托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网络优势和融入青、烟、潍1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全力促进大项目建设,注重招商引资实效,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构筑多点支撑的外贸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园区对外开放的载体作用引进外资项目,带动了机电制造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
位于黄三角国家生态经济区的沾化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全力推进蓝黄“两区”建设,不断开创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在201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8748元的基础上,2012年可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4亿元。
与我省东部和北部相比,地处鲁南经济带前沿的临沭县,坚持“服务零距离、发展零障碍”的思路,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留商”的投资环境,实现了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跨越。同属鲁南地区的郯城县,则依托“一区五园”重点,全面打造百亿产业基地。一年来实施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3个,过10亿元项目5个。全县已引进各类项目145个、总投资344亿元,大项目成为郯城跨越发展的“火车头”。借力北跨融入省会经济
近年来,“济南北跨”成为热词,济南市黄河以北地区包括济阳县、商河县和天桥区桑梓店镇、大桥镇,总面积2421.6平方公里,总人口126.7万人。按照“北跨”目标,经过5年努力,黄河以北地区发展尤其是北部新城规划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黄河以北地区与主城区互补、联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1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年均增长20%。
在“北跨”战略的新一轮角逐中,济阳和商河无疑是最大看点。济阳原本并没有多少先天优势,但依靠过硬的软环境,近几年的崛起速度让人眼红。来自台湾的耐斯食品项目,268亩项目用地,济阳仅用了20天就完成清点丈量,10天完成清障,创造了又一个“济北速度”。耐斯集团总裁陈哲芳评价济阳“不仅民风淳朴,而且政府工作效率一流。”
商河县把2012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和环境提升年,提出打造全省最好的政务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举全县之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的目标。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联席会议、领导干部包项目、全程代办等制度,统筹搞好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商河县还立足温泉优势,将高端旅游业打造成发展新引擎。正在建设中的总投资达50多亿元的温泉国际是济南市实施北跨战略的重点项目和全省100个服务业载体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引领商河发展路径转型,打造济南市环城游憩带北部的重要节点,并探索经济后发地区由第一产业直接迈向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强化服务助力经济崛起
同属鲁西北地区的禹城、武城、东阿三县市,在打造一流投资环境上各具亮点:禹城市坚持高点定位、目标引领,围绕“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 ” 的执政理念,培育形成了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等“6+2”主导产业集群,加快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步伐。武城则确立了县域经济实现“三年倍增、五年翻番”的总体目标,围绕“工业立县、产业富民、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强势突破、跨越赶超”的努力方向。武城将全县工作分为工业和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四条工作主线,将所有工作全部分解落实到100项重点项目上,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工程,打造鲁冀临边经济隆起带,争创全省跨越赶超新亮点。
东阿县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以效能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项目为落脚点,全力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回报最快”的金字招牌,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一片沃土。世界500强印尼金光集团、台湾第九大集团耐斯企业集团、香港华润集团、香港大金集团、海南椰风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东阿,2012年全县招商引资新建、续建、扩建项目146个,实际到位资金达到45.8亿元。
位于鲁南地区的成武县,紧紧抓住打造山东省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菏泽市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的机遇,着力开展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提升年”、“突破年”活动。今年以来,该县新建、续建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44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在谈项目63个,总投资2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