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发展已成共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时间:2012.08.10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www.cusdn.org.cn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不仅是实现碳减排目标和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低碳技术是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国际碳减排的实践表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样,低碳技术也可以为我国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我国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支撑了GDP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的第二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0%、47.3%、47.5%、46.3%和46.8%),其发展中的“三高”问题尤为突出,而低碳技术可以为推进第二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发展低碳技术也是促进第一和第三产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保障,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我国发展低碳技术,需要立足国内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准确把握国际低碳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以生产低碳化、低碳能源化和低碳服务化为基本导向,合理选择低碳技术发展方向。
把提高能效技术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确保实现碳减排目标
研究表明,在2005年至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中,单位GDP能耗下降发挥了接近90%的作用,同时未来我国通过技术改进实现能效提高仍有很广阔的空间。据有关预测,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2020年、203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可比2010年下降30%和50%。因此,提高能效技术对我国顺利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
把节能减排技术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选择,促进生产的低碳化发展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节能技术又包括减排技术,如循环经济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巴西的2.8倍,美国的4.1倍,英国的6.4倍,日本的7.7倍。因此,我国节能减排空间较大,应以低碳生产为主要抓手,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快速发展。
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能源消费低碳化
新能源技术是目前低碳技术的支柱技术,包括风能技术、太阳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氢能技术、核聚变能技术、天然水合物利用技术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连续、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2010年5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核电和风电三项之和所占的比例一直在6.7%—8.6%之间。而2010年美国、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法国的核电、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占其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分别达到 12.6%、18.1%、33.6%、39.6%和45.4%。因此,我国发展替代能源技术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把ICT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生产和服务的低碳化发展
ICT技术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简称,它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ICT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自身的碳排放相对较低,而且还在多个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力传输及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ICT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非物质化领域,ICT的发展,使得电话会议代替了传统的面对面会议,减少了因此带来的差旅交通等环节的碳排放;电子账单、网上支票、媒体、音乐等对传统纸张、CD的取代,降低了制造、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智能工业电动机领域,ICT的短期目标是调控用能,并为企业提供数据,以便它们通过改进制造系统来实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智能物流领域,ICT技术可以借助一系列软件和硬件,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在智能电网领域,ICT是实现“智能”的基础,贯穿于发电、线路、变电、配电、用户服务、调度等六大应用环节,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把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定位为技术储备,从长远角度促进碳减排
CCS技术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CaptureandStorage)的简称。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以防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达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目前,CCS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封存所需的地质勘查、储存潜力评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开展。同时,实施CCS技术将增加2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30%—70%的发电成本。CCS技术能否推广应用,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都应定位为技术储备。
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技术,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也更符合我国低碳转型和发展的技术需要。我们发展CCUS技术,需要关注食品工业、化工工业等一些利用二氧化碳的行业,寻求碳捕获和碳利用技术的有机结合。
为了扩大二氧化碳的利用范围,未来还可以考虑先把一部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并利用现有技术产生的廉价氢来进行化学合成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等,以弥补石油短缺的不足。这种循环利用碳元素的工艺技术可称为碳捕集—再利用—封存技术,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不仅是实现碳减排目标和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低碳技术是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国际碳减排的实践表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样,低碳技术也可以为我国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我国高投入、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支撑了GDP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的第二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0%、47.3%、47.5%、46.3%和46.8%),其发展中的“三高”问题尤为突出,而低碳技术可以为推进第二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发展低碳技术也是促进第一和第三产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保障,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我国发展低碳技术,需要立足国内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准确把握国际低碳技术发展前沿和趋势,以生产低碳化、低碳能源化和低碳服务化为基本导向,合理选择低碳技术发展方向。
把提高能效技术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确保实现碳减排目标
研究表明,在2005年至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中,单位GDP能耗下降发挥了接近90%的作用,同时未来我国通过技术改进实现能效提高仍有很广阔的空间。据有关预测,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2020年、203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可比2010年下降30%和50%。因此,提高能效技术对我国顺利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
把节能减排技术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选择,促进生产的低碳化发展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节能技术又包括减排技术,如循环经济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是巴西的2.8倍,美国的4.1倍,英国的6.4倍,日本的7.7倍。因此,我国节能减排空间较大,应以低碳生产为主要抓手,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快速发展。
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能源消费低碳化
新能源技术是目前低碳技术的支柱技术,包括风能技术、太阳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氢能技术、核聚变能技术、天然水合物利用技术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连续、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2010年5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核电和风电三项之和所占的比例一直在6.7%—8.6%之间。而2010年美国、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法国的核电、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占其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分别达到 12.6%、18.1%、33.6%、39.6%和45.4%。因此,我国发展替代能源技术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把ICT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生产和服务的低碳化发展
ICT技术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简称,它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ICT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自身的碳排放相对较低,而且还在多个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力传输及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ICT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非物质化领域,ICT的发展,使得电话会议代替了传统的面对面会议,减少了因此带来的差旅交通等环节的碳排放;电子账单、网上支票、媒体、音乐等对传统纸张、CD的取代,降低了制造、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智能工业电动机领域,ICT的短期目标是调控用能,并为企业提供数据,以便它们通过改进制造系统来实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智能物流领域,ICT技术可以借助一系列软件和硬件,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在智能电网领域,ICT是实现“智能”的基础,贯穿于发电、线路、变电、配电、用户服务、调度等六大应用环节,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把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定位为技术储备,从长远角度促进碳减排
CCS技术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arbonCaptureandStorage)的简称。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以防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达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目前,CCS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封存所需的地质勘查、储存潜力评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开展。同时,实施CCS技术将增加2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30%—70%的发电成本。CCS技术能否推广应用,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都应定位为技术储备。
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技术,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也更符合我国低碳转型和发展的技术需要。我们发展CCUS技术,需要关注食品工业、化工工业等一些利用二氧化碳的行业,寻求碳捕获和碳利用技术的有机结合。
为了扩大二氧化碳的利用范围,未来还可以考虑先把一部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并利用现有技术产生的廉价氢来进行化学合成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等,以弥补石油短缺的不足。这种循环利用碳元素的工艺技术可称为碳捕集—再利用—封存技术,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