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募捐为啥受市民冷遇?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8.07
此次义捐,正巧在深圳遭遇韦森特台风肆虐之后,按常理推断,正是一方有难、需要八方支援的时候,更何况是为美化自己居住的城市出一分力,也算得上天经地义。不过,现实中却并没有上演温情泛滥的老旧戏码。
绿色公益事业受市民冷遇,难道是因为爱缺失、善缺位?显然不是。深圳是全国有名的爱心城市,市民热衷慈善事业,志愿者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仅以绿化来说,市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情很高,近几年甚至出现了没有空地可供栽树的局面。可见,市民对城市绿化从来不吝付出,为什么这次一反常态呢?
首先,既然是公益募捐,就应该保证其必要性。换句话说,捐款只能是雪中送炭,而不应是锦上添花。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富足的程度,慈善作为民间爱心的汇聚力量,原本应聚焦在一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上,或是政府的社会救助难以企及的地方,诸如医疗、教育、养老,或者如下水道等亟待更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而不是救济政府本身。建设城市景观林带这样的市政工程,本应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既然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口口声声“不差钱”,为什么还要在老百姓的钱袋子上打主意?
另一个避不开的事实是,选择在“韦森特”毁树之后发出义捐号召实在不是个好时机。一次台风就吹倒深圳11.5万棵树木,而在香港,这一数字仅为1387棵。本是天灾,却让市民们看到了“人祸”,如树的根基太浅,多数依附在地表;树种选择不当,防风作用不大;日常修剪和巡查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有病虫害的大树。深圳的大树一棵棵倒下的后果,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政府是在替市民代行管理之责。每年政府都会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其中原本就存在网民所指责的“浪费”和“不透明”等问题。单就台风刮倒树木一事来说,既然城市管理者有错,自然就该让管理者埋单,号召市民来补窟窿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作为纳税人的市民,不仅不能对政府部门的绿化支出进行有力的监督,反而要在纳税之外再度掏出钱来,这种缺乏基本正当性的义捐如何让人不抗拒呢?
近段时间,除了深圳,其他一些城市也接连出现拒捐事件。拒捐的背后,反映出的不是民众的慈善心不够,而恰恰是人们对于公益事业认知的觉醒,体现了市民要求参与社会管理与政府决策的潜在诉求。可以说,市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城市具有最深切的利益感知,然而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对城市管理的建议无法有效被传递到决策系统,拍脑袋决策的模式在很多地方政府仍普遍存在。但社会管理出现失误的后果却要由全体市民承担,此时,号召义捐的倡议显然很难领到什么好脸色。个人捐与不捐,全凭自愿,而一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多或少还在遭遇一些“被捐款”的无奈,当募捐异化为摊派,爱心也就被一种行政强制力绑架。这种权力意志催生下的中国式公益事业,根本无以为继,反而扭曲了人类萌发爱心的天性。
公民权利意识渐强,只有公开、透明、独立,才能呵护慈善心;公众公共意识深入,如何正视之,为其提供更好服务,是公权力职责所系。明白此理,才能找到公益事业取信于民、健康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