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教育 >> 正文

真善如海美燕赵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8.06

燕赵自古厚德重义,而今更是高唱善歌。

  人人崇尚好人,人人争做好人,“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自今年2月开展以来,出现在河北省各级主要媒体上的“百姓雷锋”达2700多个。

  目前,河北省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500万。愈发浓烈的互助、诚信、敬业、孝老之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燕赵大地善意浓浓

  河北好人,是一块金字招牌。

  今年5月,唐山滦南县洼里村“爱心小院”,触动了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朴实的村妇高淑珍,从1999年起先后免费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抚养他们快乐成长。在高淑珍的影响下,她的女儿王国光、后来成为她女婿的邯郸青年王利忠、乐亭县严文杰、抚宁县任丽华等志愿者先后走进了高淑珍家的“爱心小院”,当起了爱心志愿者。此事经中央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个人、单位踊跃加入为残疾孩子奉献爱心的行列。

  和高淑珍一样,千千万万个河北好人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着相同的真、善、美。

  沧州青县,好人扎堆。为了让身体不好的母亲不孤单,“大孝儿子”张强9年来坚持带母亲谈生意;为了让乡亲们看得起病,“大仁村医”周桂祥放弃外地优厚待遇甘当赤脚医生;为了让孤寡老人活得有尊严,“大孝闺女”周汝珍24年来对180多位“父母”不离不弃;为了让残疾同学有书读,“大义少年”吕希庆8年来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10年间,青县推出1300多名道德模范,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的达50多人,其中1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当选国家“百名优秀志愿者”。

  省会石家庄,好人层出不穷。千年孝义古县行唐县的张建霞,为公爹捐献肝脏,诠释了孝老敬老的人间大爱;甘当盲人四兄弟“眼睛”的深泽姑娘赵灿,谱写着至善至美的“父女”深情……从2001年至今,石家庄市先后命名表彰“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1000多人,“文明公民”3000多人,各级道德模范430多人。

  燕赵大地善意浓浓,秦皇岛市“及时雨在行动”志愿服务联盟和志愿服务总队挑大梁,邢台市“善行邢襄,情暖泉城”活动为太行山区贫困孩子捐赠书包、文具;河北各业善行如潮,从商贸、卫生、交通、旅游等“窗口”服务行业,到运输、食品、房地产等生产经营行业,再到公安、工商、城管等社会管理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如“学雷锋省会助残车队”这样的典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段段动人故事, 一朵朵真善美的浪花,汇成了“善行河北”的道德海洋。

  激发群众蕴藏的道德力量

  5月,保定“油条哥”刘洪安红遍互联网,他不用复炸油炸出放心油条;6月,石家庄“放心姐”张先巧尽人皆知,17年来她从不卖注水猪肉;近日,易县农民“献血哥”于盈申被广为传颂,88本献血证记录了他15年来无偿献血的足迹……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河北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社会道德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河北个别地方、个别领域还存在着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站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历史起点,新一届河北省委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既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既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又是其精神支撑、重要保障。

  为此,河北省文明委制定出台了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方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和指导,学雷锋、积善行,已经成为燕赵大地最强音。

  如火如荼的“善行河北”活动,着眼于群众对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诉求,把重点确定为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从力所能及事做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乐于助人的河北人、在职业活动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河北人、在工作岗位中做一个爱岗敬业的河北人、在家庭生活中做一个孝老敬老的河北人,在全省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孝老”之风。

  “道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风尚的持续好转也非一日之功,我们要营造一种崇善、扬善、乐善、从善、行善的舆论氛围。”河北以强大的舆论为推手,大力强化有关理论宣传、社会宣传、新闻宣传和文艺宣传,促使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内化于心。

  河北日报、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长城网等河北省各级各类媒体,在主要版面和有关频道开辟专栏、专题,对准基层、对准凡人善举、对准点滴小事,形成宣传雷锋精神的“大合唱”。

  在公交站点、街头电子屏幕上,学雷锋公益广告格外醒目;在新浪、腾讯“善行河北”官方微博上,不到1个月“粉丝”超过22万;歌颂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事迹的话剧《约定无期限》在全省巡演。

  意在善,贵在行。河北省450万名共产党员与35万名公务员走在前列,当好模范。城乡各地、各行各业和各界群众中,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好人好事大量涌现。

  让“雷锋河北有户口,雷锋河北月月有”

  “这是我该做的。”带着养父出嫁的泊头孝女陈红,捐献骨髓救人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学生张珊珊,稚嫩肩膀扛起全家一片天的广宗中学生冯会莲,三个90后女孩在受到社会赞美的时候,说出的是同样一句话。

  “做好人,不吃亏。”滏阳河上勇救女孩的衡水市司机史振平、自办家庭书屋23年的河间县老党员闫广韬、14年助残救孤的任县普通职工刘先周、危难之时勇冲火海的高阳县武警战士刘北,他们内心坚守的也是同样一句话。

  良善虽博如大海,却又蕴于简单而平易的细节之中,需要全社会细心呵护。让“油条哥”没有想到的是,他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保定市在号召向他学习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对餐饮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的公告》,鼓励催生更多的“油条哥”。

  在推行“善行河北”活动中,河北建立完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让每个人以雷锋为榜样,让每个人都成为活雷锋。”河北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在扩大服务领域、壮大志愿队伍、提高志愿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引导更多群众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

  河北健全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完善党员、公务员、青年、“巾帼”、“夕阳红”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各设区市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以及下属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工作队,在社区推广建立志愿服务站,抓紧筹备建立省志愿服务基金会,推动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进一步活跃,实现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在河北团省委的号召下,10万余名网络志愿者走进5010个重点帮扶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石家庄桥西区组织万余名志愿者,在街头、社区、学校等地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擦洗护栏;河北高校生源的1000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正整装待发,奔赴大有作为的广阔基层。

  为了让“雷锋河北有户口,雷锋河北月月有”,全省组织开展“月评河北雷锋”活动,推出一批诚信立业的企业典型、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县(市)典型、良好社会风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社区和农村典型。为了让“好人好报,以德报德”,省文明办对各地贯彻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情况进行督导,组织各地建立“好人后援会”,引导全社会为好人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