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科学发展大家谈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2.08.01

把病看好

  便是温暖民生

  卫生工作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来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政策落实情况、看社会和谐公平。

  看病就医最根本就两条:一是能不能看得起病;二是能不能看得好病。让人民群众把病看好,看得明白,看得放心,看得有安全感,看得温馨而温暖,是卫生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方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要以科学发展为目标,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天津市5年来在卫生费用方面,政府投入不断增多,居民个人支出不断减少。花钱少了,享受到的服务却越来越好:我们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评选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和医院“环境年”建设、无假日门诊等具体改革举措,力争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令人欣慰的是,天津市居民健康水平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07年79.3岁增长到现在的81.46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只有不断创新,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老百姓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实惠;而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才有不竭源泉和动力,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

  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贺胜  

           

  把课讲好

  就是以人为本

  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党的基础理论,退休以后,除了自己学习以外,还在不同高校和社区讲党课,都受到了欢迎。在讲课中我常常提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勇于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延续与创新,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在现代化进程中高歌猛进。

  每次讲到科学发展观时,听众都会关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人民至上”,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教师,把课讲好,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传播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为听众解疑释惑就是以人为本。我觉得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应该警醒广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是不是能把捍卫真理、教书育人当作人生使命,而不是随波逐流讲些八面玲珑的话和冒充无所不知的所谓专家。

  天津师范大学退休教师  王辅成  

         

  把路选对

  才是转型关键

  黄庄镇位于京津唐三大城市腹地,这里林网交错,河道纵横,属典型农业乡镇。由于工业基础薄弱,黄庄曾一度落后,但却因此保留了蓝天净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后发优势。

  要实现新崛起,必须充分认识本地区发展的内在规律。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确定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思路。针对原有的工业基础,我们确立了做精、做强而不是做大的原则,守牢企业入驻环保关。同时我们明白,生态是发展的根基,因此常年坚持涵养生态,路边栽花、坑塘种藕,边角地头种植片林。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探索科学利用生态,引导农民在稻田里套养泥鳅和螃蟹,用其疏松土壤,吃掉害虫和杂草,粪便肥田,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为了让生态农产品卖出生态价格,我们又着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稻公社”、“千年古渡·小辛码头”旅游村等项目,整合了稻湿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资源,一点突破、多点并起,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效果很好。广大农户种植生态水稻热情高涨,稻米价格成倍攀升。

  在向生态农业转型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科学发展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动员、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才能蓄积综合强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党委书记  康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