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自然中的书屋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7.27

   篱苑书屋所处之地依山傍水,景色清幽,一派自然闲适之感。书屋用三万根柴火棍搭建而成,将大自然清新的景色凝聚成一个灵性的气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

建筑设计师


  建筑应该是一个认识环境的过程。不是预先设定好一个套路,而是通过设计建筑的过程和自己对话,和生活对话,和环境对话。


  ——李晓东 

                              

 坐落于流水与滩石之上,背倚山峦,面临清泉,用3万根柴火棍构建而成的自然图书馆,你是否能想象在其中品味书香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这就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李晓东,在北京市怀柔郊区交界河村设计建造的一所自然图书馆——篱苑书屋。


  山野静谧,树影斑驳,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图书馆中徜徉书海


  从怀柔城区出发,沿着一路蜿蜒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之中穿行半小时后,便抵达交界河村。这片拥有淳朴之美的土地,吸引了京城许多有名之士来到这里。村里的许多农舍都被重新翻建成远离都市喧嚣的度假地。


  记者在村民热情带领下,沿着村西的卵石路,一个急拐弯过后,就到达了书屋坐落的山野静谧之处。一座细长的木栈桥将书屋与卵石路相连,桥的另一端,那座暗灰色沉稳的建筑,完美而巧妙地融入到山水的环抱之中,吸引着人们走进它。桥下,清澈的山泉浅没河滩,有青草与卵石为伴。


  整个建筑为钢混结构,外墙取材自当地村民生活用的柴火棍——洋槐、桑木等10多种树木的枝干。走进室内,通透开阔,一片暖黄的木色。目之所及全是高高低低的木架,架上摆满了历史、文学、科技类的书籍。室外的阳光透过柴火棍间的缝隙,将后院斑驳的树影投映到室内,微风拂过,更有一种摇曳多姿的风影动感。


  在这个舒适静谧的阅读空间内,没有一张椅子,取而代之的是与书架连接的木质台阶和几个棉布坐垫,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坐下阅读。取一本感兴趣的书,倚靠在木质下沉式围坐的台阶上,很快就能静心地沉醉在书的海洋里。这种将建筑与家具融为一体的设计,不仅让空间显得干净简洁,也更多地考虑了人在生活中的自然性。


  2010年,李晓东到交界河村访友,对这里的自然美景一见倾心,是“与环境产生共鸣后,得到的灵感。”设计一座与美景融为一体的建筑,他的脑海中跳出这样一个念头。


  凭借香港陆谦受信托基金支持农村项目捐助的100万元和李晓东筹集来的款项,9个月后书屋就落成了。书屋确定为公益性质,向游客及村民免费提供阅览读物和空间,这里成为了游客及村民交流的一处清舍雅苑。


  村长石万友和他的妻子,目前是书屋的义务管理员。“书屋刚开始建时,我们根本没想到普通的柴火棍,摇身一变,成了汇集知识的书屋。”石万友说,如
  今越来越多的人,从城里来这,只为看看这座用柴火棍搭建的奇特书屋。书屋让更多外面的人知道了交界河村,同时对于村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也是个促进,“是村里的一件大喜事”。


  建筑与自然对话,建筑与环境对话,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之中


  “书屋外墙使用木棍,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当地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另一方面,它会吸引各种生物,鸟类也可能来做巢。泥土和粪便混合在一起,植物就有可能附着生长。到时,书屋的外墙长满植物,随四季更迭变化颜色,完全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共同呼吸。”李晓东向记者阐述着自己的构想,“篱苑书屋自始至终贯彻的设计思路,是将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之中。运用自然材料构成的建筑,最后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建筑与环境对话,让建筑融为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地存在于环境之中,是李晓东一直强调的建筑理念。在他看来,真正的生态建筑,并不仅仅是看建筑所处的外在环境和使用的建筑材料,还应包括建筑的内涵和气质,甚至是建筑用途。


  “篱苑书屋”在使用过程中,就起着社会资源有机循环的作用。书屋中的书籍,全部由捐赠而来。每位来书屋的人,都可以自愿捐书,用3本书换回书屋内的任意一本。“这样一来,既增加了书本的使用率,也让社会文化资源流动起来。”李晓东很推崇这种方式。


  实际上,“篱苑书屋”并不是


  李晓东所设计的第一座“与自然对话”的建筑。2003年,从新加坡回国的他在四川丽江盖起了“玉湖完小”。此后,每隔一两年,他就会设计建造一个公益项目。


  在福建省平和县下石村,


  李晓东在两个废弃的土楼中受到了启发,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建起了“桥上书屋”。书屋既是一所希望小学,又是村民们的社区中心,它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一个全新的社区概念的建立,激活了这个古老村寨的生命脉络。


  李晓东说,建筑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造一所满足单一功能的房子摆在那儿,而是要思考,如何通过这所房子来解决更广泛的问题。而他思考得最多的,则是如何通过一个小建筑激活一个社区,给这个社区和更大的地区,提供功能以及审美、影响力等多方面的服务。


  “以建筑为切入点,调整和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他的这种建筑理念就如同中医讲究系统治疗,通过一个点的介入,从而达到整体的修复和平衡。因此,喜爱传统文化,常年习练气功的李晓东,将自己的这种设计理念命名为“针灸疗法”。


  采访时,正值毕业生答辩,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得到他的指点。李晓东对记者说:“我一直教育学生,建筑设计虽然由西方开端,但我们不能一味跟随西方的理念,模仿他们,这样的话,我们永远超越不了。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和创新的内容,例如设计与地域状态、与本土的文化思想结合。中医理论里的阴阳平衡、点穴等,包括对环境的认知、天人合一,都是我们有别于西方的,对建筑的一些理解,值得思考和运用。”李晓东所说,在他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方简洁,却又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静谧禅意。


  对于中西方建筑,在处理环境关系方面的差异性,李晓东以中国国画和外国油画为喻,“从油画就能看出,西方人讲究定点透视,将主观客观分得很清楚,主体观察客体。但是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运用散点透视,注重主客观统一。在建筑设计上,这种差异表现为,国外建筑是独立于自然的,具有进攻性的,而中国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怎样更重视自然、运用传统思想和现代手法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我认为这是中国建筑能给世界的贡献。”


  桥上书屋


  桥上书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是李晓东带领他的团队,在下石村两座土楼之间架起的一所希望小学。


  2010年,这座建筑获得了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之一的“阿迦汗建筑奖”、世界新锐建筑奖,并成为英国《卫报》评出的8个世界各地最有创新性且具有可持续性的环保建筑。


  平和县下石村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


  桥上书屋就建在土楼之间,在溪水之上,细密的桉树木条包裹住方筒式的建筑,下方用钢索悬吊着一座轻盈的折线形钢桥。

  设计师李晓东最初的灵感就是“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建筑不破坏周围的环境,保留原有的两座土楼,并将其连接,同时也重新整合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广场一边是圆形的古老土楼,另一边是精致简练的舞台,古老与现代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张力。

 

  白天,这座建筑是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书声琅琅。而每逢傍晚和夜晚,这里就聚集了自发活动的大批村民。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教室,也解决了村落交通联系的问题,而且也为整个村落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的中心。

 图为篱苑书屋外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