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协调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7.20
强化四项措施推进行风建设
驻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杨桦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环保部门的立身之本、形象之基。甘肃省环境保护厅按照环境保护部和省纪委监察厅关于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党风必须抓行风的要求,大力加强全省环保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有效推动勤政廉政建设,为环保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法纪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业务培训,认真抓好法制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全厅系统每月集中半天时间学习环保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并纳入年底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开展岗位技能大赛,激发全系统上下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涌现了一大批业务标兵。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执法公平公正。梳理分析近年来全省环保系统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类型、违法事实、违法情节及处罚依据,建立裁量基准,明确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容和使用要求。
深化政务公开,做到透明运行。督促指导市、县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环保网站、公开栏、便民手册等政务公开载体建设。抓好政务信息全方位公开,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事项在环保网上公开,便于群众全面知晓和查询。建立包括办理岗位、办理内容等统一齐全的“办事指南”。实现行政事项到岗到人、定时定责、公开流转,使行政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置于阳光之下。在环保网站设立“政务公开”、“法规查询”等模块,随时随地与公众互动交流,听取公众意见并主动接受监督。
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勤政高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庸、懒、散”等突出问题。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五大攻坚战。大力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环保部门,共有26个单位被各级文明委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加强对环境监察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围绕环境监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行业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
开展民主评议,加强群众监督。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环保厅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聘请省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服务对象和新闻单位人员作为环保社会监督员,参与日常监督和民主评议工作。制定民主评议办法,规范完善民主评议的工作流程,保证民主评议工作的顺利实施。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对群众投诉、举报的共计59起环境污染、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现场处置。认真组织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全省环保系统范围内进行通报。
建立责任体系落实根本制度
驻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梁海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中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如何用根本制度促进根本举措的有效落实,使“两个根本”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科学谋划,把根本举措纳入根本制度。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明确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处室、单位领导“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和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环保实际,把教育、制度和监督方面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纳入到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工作任务中,并进行责任分解。领导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两同时”的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在研究部署业务工作的同时,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找准问题,在落实根本制度中着力解决问题。在教育环节,以突出教育针对性和增强教育实效性为关键点,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在教育对象上,把关键领域和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在教育内容上,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核心,以增强纪律观念为目标,以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为重点;在教育方式上,以示范教育为主,同时狠抓警示教育,使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制度环节,抓住突出制度科学性和增强制度可操作性这两个关键点,努力用制度解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靠科学的程序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在监督环节,把找准监督工作抓手作为监督工作的关键点,强化监督手段,以进行有效的监督。
奖惩并举,用根本制度促进根本举措的落实。首先,认真抓好责任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定期对领导干部落实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与年度业务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实施。其次,严格责任追究。细化责任追究的内容,对适用的范围、处理的具体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责任追究标准,防止操作随意性;正确适用追究手段,坚持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经济处罚、廉政诫勉等多种手段并重,追求责任追究的最佳效果,防止追究处理的畸轻畸重。第三,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责任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先、评优、晋级和提拔任用挂钩。明确提出,抓好业务工作是政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样是政绩,只有两方面政绩都突出的干部,才能提拔重用。
创新总量管理规范预算流程
驻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赵会生
为进一步深化污染减排、高效利用环境容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容量研究,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对辖区各地污染物排放存量和新增排放量进行量化管理。克服过去总量核定随意性大、干扰因素多等难题,为规避总量分配和交易过程中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不廉洁行为,进行了有益尝试。
创新总量管理模式,规范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从2010年开始,河南省组织开展了环境容量研究,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省环境保护厅制定了《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环境保护厅纪检组监察室积极参与,着力在操作流程设置、政策制定和配套措施完善等环节出谋划策。将各环节的廉政风险从制度层面加以防范,从根本上规避各种腐败产生的可能。
突出重点难点,提升总量预算管理工作效能。推行“阳光”化操作,在摸清各地环境存量的基础上,按照“多减多配、少减少配、不减不配”的原则,动态调整新增排放量值。整个流程实行网上审报、网上核准,全程公开、全程接受监督。运用“制度+科技”手段规范运行,组织研发了环境总量预算管理网上核准系统,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为新制度安全运行提供科技保障。基本实现了总量指标化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为合理分配省内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科学调控主要污染源排放新增量提供科技支撑。构建总量减排工作管理体系,将环境总量预算管理与环评审批、污染减排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持续拓展完善,创新总量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构筑总量预算管理工作的风险防范屏障,对总量预算管理的网上初审、核准和增量指标发放等环节进行在线监控。及时预警、纠正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实施绩效考核深化总量预算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污染减排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实施细则。加大对总量预算管理的监察力度,对违反预算管理办法的,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总量预算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成立总量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总量预算管理办法使用过程进行跟踪,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实行总减排量、减排措施进度月调度、季通报、定期督导制度,对污染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实行减排预警。及时收集应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创新工作方法助推方式改变
驻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王定济
近年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坚决贯彻环境保护部和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政策措施情况监督检查的工作部署,创新“三三”工作法。通过完善机制、督促整改、严格奖惩,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效。
精心组织,做到“三个抓紧”。抓紧部署,明确分工。成立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厅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业务骨干集中办公。抓紧学习,打好基础。各牵头处室(单位)通过系统工作会、座谈会、专题会等形式迅速安排部署,为全面深入开展工作打好基础。抓紧谋划,精心组织。制定总量减排、环保专项行动、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专项检查方案和年度检查计划,对各检查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印发到各市州及有关部门。
深入推进,做到“三个全覆盖”。建立台账,做到基础数据全覆盖。对监督检查涉及到的主要指标、企业、项目实施、重点任务等内容逐一分解,建立台账,摸清底数。强化合力,做到工作体系全覆盖。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与配合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协调、整体推动、联系畅通的工作机制。依托环保领域厅市合作平台,加强与各市州的协调联动,形成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动态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严格调度,做到重点工程项目全覆盖。建立环保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月报和项目进度季通报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创新专项督察形式,对建设进度滞后、运行不正常的环保重点项目,实行“一人一厂”驻厂负责制,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严格督察,做到“三个结合”。奖惩结合,强化考核。为使监督检查任务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具体,增加检查项目在考核目标中的权重,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制定监督检查专项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奖优罚劣。查改结合,注重实效。在监督检查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做到边查边改,注重工作实效。针对污水处理厂、脱硝设施等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问题,与企业、项目单位认真分析原因,查找制约因素,提出改进意见。惩防结合,注重治本。连续推出挂牌督办、媒体曝光、责任追究、重点约谈等“组合拳”,报请省政府对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的县市首次运用区域限批措施,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省共有447个项目初步纳入国家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十二五”水环保规划。
开展专题教育健全长效机制
驻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葛秋穇
近年来,随着环保领域任务加重、权力加大、资金增多,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严峻形势,加强环保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为当前一项突出任务。福建省环保厅党组在全省环保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活动成效明显。进一步规范环保“六项权力”(环保行政审批权、环境行政评审权、环境执法权、环保资金和项目分配权、物资设备采购权、干部人事权),从源头上不断完善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成立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省各级环保部门相应成立机构,对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反思案件发生的原因,研究防范措施,形成专题分析材料,作为专题教育活动的基本素材。广泛开展学习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重点加强监督制约,规范环保权力运行。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的工作思路,对容易滋生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在行政审批方面,对专家评审、现场勘察鉴定等环节进行监督。在行政评审方面,对申报、审核、专家复核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督。严格实地踏勘、专家审核、公示等程序。在环境执法方面,对行政处罚权限、程序、诉讼等进行监督,落实排污收费稽查制度、环境污染案件调查处理复查机制。在资金(项目)分配方面,对初审、审查、评审、审核等环节进行监督。在物资(设备)采购方面,对确定采购方式、确定代理机构等环节进行监督。在干部人事方面,对人员招录调配、干部考察考核等进行监督。
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预防腐败。进一步排查廉政风险点,修改完善防范措施,加快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善分析预警制度,定期召开廉政工作分析会,定期进行廉政谈话。完善重要权力运行监控制度,修订《省环保厅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等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重要权力运行的监控。完善监督责任制度,修改完善《省环保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结合业务工作考评、工作调研、违规违纪问题查处等进行随机监督。
规范权力运行与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通过厅门户网站、《环境与发展报》等渠道,将应该公开的事项全面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投诉电话、厅长信箱等形式,及时听取和掌握各类信息。通过电子监察、专项检查、现场监督等方式加强对环保“六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运行。通过制定《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等规章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坚持从严管理保持党性纯洁
驻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彭芳
一个永葆生机活力的政党必须是一个纯洁的政党,一支富有激情能打硬仗的环保队伍必须是一支纯洁的队伍。保持纯洁性和严守纪律紧密相连。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是保持纯洁性的前提和保障;纯洁是坚持从严的结果和体现。在新形势下保持环保党员干部纯洁性,对于提高队伍战斗力、完成好日益繁重的环保工作任务,推进河北科学发展极为重要。
从严开展教育,保持环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以三项教育为重点,从严抓好教育,加强环保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倡导全省环保干部见贤思齐。注重反面警示教育,建立典型腐败案件厅常务会议通报制度。特别注重剖析发生在环保系统的腐败案件,利用身边案例警示人。加强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将环保系统内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党纪政纪条规一并纳入拟提拔领导干部的考试范围。
从严实施监督,保持环保党员干部用权纯洁。深入推进权力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按照权力类型、责任处室的不同分别清理权力事项。引入科技手段,开发监控系统。借助科学技术,建立起权力电子监控系统。减少人为自由裁量,增强科技刚性防腐。创新工作思路,推行环保廉洁执法。去年,驻厅纪检组组织编撰了全国首部《环保廉洁执法》专著,为廉洁执法提供理论支撑。
从严执行制度,保持环保党员干部作风纯洁。执行下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三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做好工作。执行“三查一促”制度,即由厅领导带队深入基层查减排措施是否落实,查环境执法是否严格,查服务企业措施是否便民高效,促进当地环保部门队伍建设和作风转变。执行行风评议制度,组织重点处室和关键岗位开展公开承诺、网上晒权、阳光服务、自查自纠、公开践诺等活动。并自主开发网上评议系统,做到科学制定方案、科学选定人员、科学开展评议、科学运用结果,提高民主评议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从严查办案件,保持环保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注意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线索。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做到积极稳妥,坚持原则,以案件查办的实际成效带动环保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
纪检组认真分析每一起举报,综合运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质询、函询、个别谈话、初核等方式,对所有举报全部进行查核。纠正了一批违规问题,维护了队伍纯洁和纪律严肃性。
注重协调监督严查信访问题
驻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周振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向环保系统纪检监察部门投诉的环境信访举报越来越多,群众反映环保部门失职渎职问题的来信来访逐年增加。针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驻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注重协调、强化监督、着力查处,认真履行好派驻纪检监察职能。
着力查处群众反映的热点信访问题。加大对环境热点问题投诉的督促检查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协调督促整治废塑料市场严重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乱占耕地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协调督促整治污泥乱倾倒问题。在今年6月底前,投资近1000万元,扎实推进治理修复工作。协调督促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针对有些企业存在的批建不符、批少建多、偷排漏排等问题,严肃督促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关停拆除违规运行的相关污染设备。
协助查处上级主办的重要信访问题。协助环境保护部开展“血铅污染事件”的查处,先后对19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并督促环保部门加强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协助监察厅查处丽水青田县某制革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专门组织省、市、县环境执法部门对该企业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突击检查。针对存在的严重环境违法问题,责成当地环保部门依法给予限期整改、罚款处理。协助监察厅查处某热电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要求有关职能处室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环保局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该企业限期整改。
牵头查处上级转办的环境信访问题。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牵头查处上级转办的各类信访问题。牵头查处了富阳造纸行业污染问题。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提出一揽子调查整改建议,着力督促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坚决遏制和防范造纸行业未批先建、批少建多、批建不符等现象。牵头组织清理纠正直属单位投资入股问题。针对持股情况复杂、工作量大、牵扯人员多等实际情况,通过政策咨询、宣传动员、重点谈话、跟踪督查等手段,开展了厅直属单位干部职工投资入股清理工作,挽回国有资金近1千万元。
严肃查处涉嫌违纪的群众信访问题。近几年,根据群众反映,全面调查处理了直属单位违规发放奖金津贴问题,共清退款项40余万元。对4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有关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了免职交流。对厅机关部分处级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和处理。先后对3名处级干部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对多名处长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廉政谈话,清退违规款项33.32万元。
重视机制建设打造廉洁队伍
驻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刘文亮
近年来,环保部门的地位不断提升,行政权力不断扩大,项目和资金不断增多,环保系统面临的廉政风险不断加大。面临新形势,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打造一支“忠于职守、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环保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着力排查廉政风险。通过岗位自查、同志帮查、领导点查、集体议查、组织核查的方法,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部位和环节。把查找的重点对象放在各级领导岗位,以及行使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上。把查找的重点内容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5方面的风险上。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细化风险内容、明确风险形式,编制风险等级目录,实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着力强化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开展案例警示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现实意义。强化廉政法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法规和制度。强化廉政谈话教育,坚持对新任领导干部,告诫在先;对新进环保系统人员,提醒在先;对处室和单位主要领导,要求在先;对行使环保“八项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预防在先;对可能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人,警示在先。
着力健全完善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确保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存在制度缺失的权力事项,认真研究,制定新的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审定公开制度,对修订完善、新建的各项制度依照职责权限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通过上网公布、整理印发等途径进行制度公开。对内规范权力运行,对外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监督。
着力加强监督检查。按照廉政风险等级高低,对权力运行实施分级监控,建立健全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责任制。通过开展“六查六看”,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一查权力事项核实清单,看清权确权是否到位;二查岗位职责职权定位,看风险排查是否准确;三查风险评估流程,看等级评估是否合理;四查权力运行流程,看工作程序是否规范;五查制度建设情况,看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六查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看防控工作责任是否明确。强化防控责任考核,通过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等有效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