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否改善,谁最有发言权?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7.03
这让人联想起前段时间山东省提出将“蓝天白云”这样的具象性指标引入环境改善阶段性目标。一个是取消,一个是新增,北京“蓝天数”的下岗使很多人对山东的做法提出异议,甚至激烈反对。总结起来,反对的理由主要就是三条:不规范、不科学、不可行。笔者认为,这三条都是站不住脚的。
反对者说,评判环境质量的好坏,应当凭数据说话,而不能依从公众直观感受,因此,具象性指标不规范。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提出群众可感可知、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并非放弃和否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地位和作用。山东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恢复鱼类生长”对环境改善进行形象描述,但从来没有以此替代监测数据。相反,山东省多年来却在不断抬高环境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最严格的水污染物统一排放标准。山东将从2013年起,将重点保护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调整为50毫克/升、5毫克/升。
说具象性指标不科学,也是流于片面的。在我国“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严峻环境形势下,敢于提出各种具象性指标,是一次大跨步前进。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昼可见云,夜可观星,河中有鱼,有鱼能吃,至少能证明大气和水环境已经达到我国现行标准。但反过来说,即使各项数据都达标,却未必能看见“蓝天白云”。要知道,使环境质量让公众看得见、摸得着,比数据上的减排和达标难度大了许多。一项政策或举措可能就会使数据上的变化立竿见影,但如果不是较大尺度的变化,环境质量可能不会发生质变,人们也不可能有所感应。至于有人说,即使肉眼感觉不错的环境,也可能存在污染,事实的确如此。但那已经是对环境质量更高层次的要求,不符合现阶段实际。山东提出的描述性指标,是环境质量改善的阶段性目标,更符合实际。
说具象性指标不可行,是不客观的。从北京市多年采取“蓝天数”评价空气质量的实践来看,最容易引起公众误会的,是明明空气污浊甚至呛嗓子,监测给出的数据却很漂亮,硬说是“蓝天”。如果像前段日子北京天蓝如洗,市民大概更愿意竞相拍出美照晒在微博上,而不会去计较指标是高了还是低了。
环境治理如同治病,环境监测是体检,监测数据则是化验单。如果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而病人自己感觉病痛未减,就能下结论说病已经治好了吗?我相信任何一家医院或医生都不可能就此结束治疗。
体检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病人不是专业人士,让每个普通病人都看懂化验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病人只需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哪里舒服,哪里难受——就足够了。
再者说,那些白纸黑字的数字就那么可信吗?看看近来的新闻,专家一边声称国产乳品质量进入最好时期,另一边就接连曝出蒙牛冰激凌代工厂脏乱差、部分光明牛奶混入碱水;明明一眼就看能出的“楼歪歪”,竟然能顺利通过验收并交房。可见,数据本身虽然是客观可量化的,但任何一种数据还是要通过专业人士的规范操作才能获取,自然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误差甚至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操纵。
把具象性指标作为环境改善的目标,来不得一点弄虚作假,也没给自己留任何回旋余地,这比过去单纯把监测数据强加给公众进步了一大截。这种做法既是对目前环境监测体系的有益补充,也符合科学规律,更呼应了广大公众的实际需求。对于这样利国惠民的政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泼冷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