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们的环境质量到底咋样?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2.06.07
2011年,全国各地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进程中,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
近期,各地纷纷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通报当地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减排进展,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创建宜居环境,呵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北京 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减排指标全部下降
中国环境报记者 王小明 翟晓晖 北京报道
北京市环保局日前发布了《2011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对2011年首都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公报显示,2011年,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继续领先全国水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大气环境治理连续13年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略有改善,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在污染减排方面,2011年,通过首钢石景山厂区冶炼和热轧工序停产,北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港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等环保重点企业停产,以及污染治理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等措施,使减排幅度继续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4项污染物排放量全部下降的两个省市之一。但北京仍面临削减污染物"存量"和控制污染物"增量"的双重压力。
四川 出川水质全部达标酸雨酸度有所减弱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王小玲 记者 曹小佳 成都报道
四川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了2011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四川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杨雪鸿表示,2011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污染有所好转,五大水系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其中,五大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5个入川断面水质有4个达标,6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为357天,同比增加0.96%。24个省控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有23个城市,8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
全省酸雨污染有所好转。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有所减弱;酸雨发生频率和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例有所下降。
青海 湟水水质轻度污染连片整治初见成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安世远 通讯员 夏连琪 李生宝 李晓玲 西宁报道
青海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2011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湟水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和青海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开展情况。
公报指出,2011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青海湖流域及格尔木内流河地表水保持优良水质。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主要控制断面小峡桥、民和桥氨氮年平均浓度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8%和7.6%。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湟水流域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截污纳管工程、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重点治污工程,2011年,湟水水质呈轻度污染。
2011年,中央财政下达1.5亿元专项资金,省级财政及地方配套1.1亿元,在15个县(区)的199个村庄实施了环境整治项目,受益人口26.5万人。
广西 省界断面水质达标酸雨频率降至两成
中国环境报记者 梁雅丽 南宁报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近日举行新闻通报会,发布了广西2011年环境质量状况。
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梁斌介绍说,2011年,广西在经济增长12.3%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2011年,广西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98.8%;除柳州市外其余13个设区市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要求,全区城市酸雨频率下降明显,年平均酸雨频率为20.9%,比2010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对广西39条主要河流共73个断面开展监测,水质达标率为95.9%;广西13个省界断面和21个市界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5.5%;近岸海域水质保持良好,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8.6%;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福建 主要水系水质为优水土流失依然明显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诚 李良 福州报道
福建省环保厅日前发布《2011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表明,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全省继续保持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良,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但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矛盾仍较尖锐,面临着保持现有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污染减排、防范环境风险的三大压力。
公报显示,2011年,福建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为优。全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良好。11个主要湖泊水库水域功能达标率为56.5%,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降水酸度和酸雨污染范围无明显变化。在生态环境质量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但水土流失依然明显,生态环境仍较脆弱。
成都 酸雨频率明显减少噪声污染有所抬头
中国环境报记者 辜迅 成都报道
四川省成都市环保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环境质量状况。
公报显示,2011年成都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天、空气质量自2001年以来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取得了历史性的新突破。全市14个郊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91.5%~99.7%,郊区(市)县空气质量普遍优于城区,三圈层优于二圈层,全市酸雨出现频率明显减少。
2011年,成都市地表水总体上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公报显示,2011年,成都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较去年有所下降。
西宁 主要河流水质好转饮用水源全部达标
中国环境报记者 祁进成 西宁报道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西宁市政府召开的2011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发布会上了解到,2011年西宁市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全市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好转和改善。
湟水流域(西宁段)整体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河流水质出现好转,小峡口出境水质由过去的重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总监测天数365天,其中优良天数31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6%,比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城市声环境质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区域环境声环境质量较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重庆 乡镇水源九成达标区县空气质量改善
中国环境报记者 聂廷勇 重庆报道
重庆市日前发布《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1年,重庆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明显改善。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2011年,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全市24个断面水质为Ⅱ类、Ⅲ类和劣Ⅴ类的断面分别有5个、14个和5个,分别占20.8%、58.4%和20.8%。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5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101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9.0%。
2011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比例达88.8%。与2010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8.8%、20.8%和18.0%。
区、县(自治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有36个,比2010年增加16个。
河北 减排完成既定目标全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俊华 周迎久 石家庄报道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1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称,2011年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氨氮排放量均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总体良好,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类区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状况有所好转;水库水质良好,满足功能区要求。
2011年,河北省强力推进千家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工程,以点带面,深化污染治理,目前千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率达100%,自动监控设施在线率上升到85%。河北省还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近800个试点村庄完成治理。
2011年,全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环境质量标准。全省地表水状况有所好转,七大水系Ⅲ类和好于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5.2%,Ⅳ类水质比例为17.5%。河北省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
甘肃 重点流域水质好转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汪蛟 兰州报道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环保厅副厅长张政民就2011年甘肃省环境状况做了介绍。
据介绍,2011年,甘肃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稳定好转。15条河流的28个河段中,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类别的有20个,较上年增加了1个;17座水库中15座水库水质达到水质功能类别要求,较2010年增加两座;全省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达标率为99.6%。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甘肃省1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有11个;列入国家二氧化硫控制区的4个城市中,3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良好。农村环保工作全面铺开,全省已创建国家级生态镇5个、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生态村13个。
海南 河流水质总体优良危险废物管理有方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孙秀英 海口报道
海南省日前发布的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海南省河流、湖库、饮用水源地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全省环境空气、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公报显示,2011年全省河流、饮用水水源地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其中,89.7%的监测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与上一年度比较,全省河流水质总体略有好转。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6.7%监测日为国家一级。
公报显示,海南危险废物保持零排放,全省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率为90.4%,城市(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8%。全省县城以上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
公报同时显示,因受农业及农村面源、城市(镇)生活污水影响,文昌市深田水库、临高县文澜江多莲取水段水质呈富营养化状态,未能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
内蒙古 农村大气质量良好有效控制新增污染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李俊伟 呼和浩特报道
内蒙古自治区日前召开环保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全区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减排进展等内容。
2011年,内蒙古成立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责任,层层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有关园区、企业和具体项目,有效控制新上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编制完成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优先控制单元8个、规划项目182个。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15个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城市,除赤峰、乌海为三级轻污染,其他13个城市均为二级良好;全区河流水质总体评价为轻度污染。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的9个村庄,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全部达二级天标准,6个村庄可吸入颗粒物日浓度全部达二级日标准。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
厦门 优级天数略有缩水海域水质保持稳定
中国环境报记者 叶文建 厦门报道
福建省厦门市日前为市民提交环境“体检报告”。报告说,2011年,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5%,其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124天,比2010年减少了32天,优级率为34.0%。
“体检报告”显示,2011年厦门全市降水pH值范围为3.75~7.33,pH加权平均值为4.67,酸雨发生率为83.8%。与2010年相比,酸雨发生率下降了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减排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位列福建省第一。
“体检报告”认为,2011年,厦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海域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1年,厦门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属于轻度污染。全市医疗废物的处置率达10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也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