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蔡甸区推行四项清单 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武汉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21.11.03
武汉市蔡甸区聚焦村级组织负担重等突出问题,通过推行减负清单、责任清单、监督清单和服务清单四类清单,减轻基层负担、规范村级管理,“减负不减责”,纾缓压力、强化动力、筑牢定力、激发活力,提升了村级组织运作效率,优化了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江汉平原末端。全区辖10个街道(乡)、1个生态示范城、1个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46万人。现有288个行政村,2029个村民小组,8.9万农户,农业人口32.24万人。蔡甸区面对基层治理的现实瓶颈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聚焦基层负担重、“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村务监督不够有力、乡村治理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推行“减负清单、责任清单、监督清单、服务清单”四类清单,减包袱、划边界、晒权力、强服务,不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减负清单,为基层松绑减负
聚焦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多、评比事项多等现象,为厘清村(社区)职责边界,理顺条块关系,挤出超出职责范围的任务“水分”,蔡甸区制订减负清单,包括正面清单、协助清单和负面清单三方面内容,明确了村(社区)“该干”“协办”和“不干”事项,让基层组织“轻装上阵”,切实减负。一是制订《村(社区)依法自治(监督)事项清单》(即“正面清单”),将宣传国家政策、法律,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16项工作纳入清单管理。二是制订《村(社区)依法协助政府(群团)工作事项清单》(即“协助清单”),将督促适龄少年儿童入学、民族和宗教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等38项工作纳入清单管理。三是制订《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即“负面清单”),将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登记项目变更等21项工作纳入清单管理。全区证明事项出具频率显著下降,居住、贫困、参保、婚育、亲属、计生、政审、意外等证明累计出具频次下降到每月510次,每个行政村(社区)平均每月1.5次。
责任清单,让干部亮权明责
明确村级组织负责人和村干部职责任务。将提高政治站位、规范支部工作、为民办好实事、推进基层治理、严格廉洁自律五大类,涉及严格落实党建责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14项具体事项,列入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全面实施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将村级重大决策、组织人事、“三资”管理、便民服务等六大类事项,涉及集体资产资源处理、村务公开、法律援助等30项具体工作纳入清单管理,确保村级组织“照单履责”、村干部“照单办事”。如玉贤街道农力村,坚持“党建+基层治理”,将规范支部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等事项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全村13个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完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四位一体”基层组织体系,开展以“三权”促“三责”,推行民主评议党员、星级争创、百分制党员,将具体事项分解到组(党小组)、落实到人(无职党员),切实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监督清单,使事项公开透明
对标责任清单内容,将各责任事项具体措施内容、运行步骤纳入监督清单管理,并绘制运行流程图,列清各事项关键环节、重点节点的办理条件、操作程序、公开公示等,做到一事一流程,同时对照事项清单和流程步骤,预先组织风险排摸和环节评估,梳理标注廉政风险提示,切实将村级事务落实监督化、监督清单化、运行规范化,实现村级事务“按图运行”、村干部“按图操作”、群众“照图监督”。同时,畅通监督渠道,构建区直部门专项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社区)群众监督有机统一的三级监督体系。如索河街道石港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项目过程中,严格落实制定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村民自治、村集体经济项目立项等重大决策类事项清单制度,执行“五议五公开”,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民意、广集民智,制定适宜本村、符合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等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及时将建设内容、工期等主要内容公开公示,做到群众知晓、参与、满意。同时坚持项目清单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专人实时跟踪并及时公开公示,推进各类项目如期、快速建设,村湾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蔡甸监督清单。图片来源:蔡甸区委文明办
服务清单,向群众精细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人民至上,聚焦基层群众所急所盼,将乡村服务队伍建设、推行红色物业、完善乡村志愿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纳入服务清单管理。坚持“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格”,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整合农技、医卫、法律等服务资源,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等形式提升服务能力。组建党员带头、全面覆盖、行动高效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奓山街道星光村组建爱心帮扶队、清洁环保队、安全护卫队、纠纷调解队、文体宣传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坚持开展阅读分享会、法治宣讲、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居”“五好家庭”“致富能人”“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玉兰花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图片来源:蔡甸区委文明办
四项清单,推进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蔡甸区以推行清单制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解决了基层负担重、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层事务运行更加规范。全部行政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且有效运行,基层“双评议”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9.5%。283个村集体完成资产清查,清理合同3343份、合同金额18616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93万元。所有行政村落实月度公开公示村集体收入、支出明细制度,将村级财务“放在阳光下,保持透明状”。二是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建立51个社区大党委,组建46个农村片区综合党委,完成3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并建立健全自查自纠长效机制,调整34个村党组织书记,储备后备干部613人,招录“一村多名大学生”63名。下沉党员服务力量显著增强,7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473个党支部下沉社区,5996名机关党员全覆盖到居住地报到,认领服务岗位437个,办实事249项,累计服务8.9万小时。志愿者服务力量显著增强,从企业、村级服务社、专业技术能人中选聘志愿者,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556件。三是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三治结合”不断深化,全区村、社区均完成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所有行政村组建村级民调组织,完成村级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参与调处矛盾纠纷47起,受理农村法律援助案件361件、法律咨询3393人次,自觉守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法治良序逐步形成;建成35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农村全覆盖,开展“新时尚·新礼仪·好习惯”宣讲活动26场,群众精神面貌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提升。(蔡甸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