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李巷“走红” 小小山村进阶红色教育基地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5.28
□ 本报记者 董翔 通讯员 李立 周颖
5月26日晚,大型红色原创史诗剧《红色李巷》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是南京首部新四军题材的史诗剧。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的红色李巷故事,“跋涉”60多公里来到南京市中心,光影交错中,抗日小英雄张一郎、新四军干部汤万益等穿越时空,与若干年后的亲人朋友隔空对话,讲述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自2017年开村运营以来,红色李巷人气一路攀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各地学习团纷至沓来。这个藏在深山里的苏南小山村,何以进入公众视野?又如何在短时间内引来巨大关注?
“苏南小延安”重回公众视野
陈毅暂住地旧址、李坚真居住地旧址、钟国楚居住地旧址、江渭清居住地旧址……沿着青石板路步入李巷深处,多名抗战将领和党政领导人的生活痕迹,就藏在一间间青砖黑瓦的老屋里。溧水区的红色遗址,80%集中在李巷及周边地区。
红色资源的集聚,源于李巷承载的厚重抗战史。1938年5月,遵照毛泽东电令指示的行动方向,新四军东进苏南抵达溧水,建立根据地。1941年11月,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领导机关转移来到李巷及周边地区,溧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区。
溧水区委党史办主任高明芳用“龙潭虎穴”来形容溧水军民当时的处境。南京沦陷后,溧水地区被侵华日军严密把控,国民党组建的流亡政府和游击队也在此活动。“日、伪、顽三股势力在溧水形成犬牙交错之势,抗日军民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斗争残酷。”
就是在这样的夹击下,1938年至1945年的7年间,新四军在李巷地区建立了指挥中心、训练班、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设施,从事生活、生产、战斗、训练,还发布了《苏南施政纲领》等重要政策法令,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各项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李巷因此被称为“苏南小延安”。
但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半个多世纪以来,溧水李巷的红色故事被长期埋藏,除了当地村民,外界少有人知。
2016年,溧水联合设计机构,投入数亿元对李巷进行整体改造,重新规划了青石板路和小桥流水,对老式房屋进行加固修缮,并面向村民征收126个老物件,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2017年国庆,全新的红色李巷对外开放,声名渐起。
如今,李巷在经历了一期整体改造、二期复建李氏宗祠(包括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旧址和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后,正在进行第三期改造工程,新四军历史研究馆、党史教育馆、李巷大舞台等一批场馆载体正在加快建设。
代代接力讲好“李巷故事”
全年讲解红色故事百余场,每天上千人慕名而来,红色李巷的70岁义务讲解员任生安最近火了。今年四月份以来,到红色李巷的团队每天在30批左右,其中半数以上点名要听他的课。
任生安在李巷出生长大,小时候的左邻右舍都是当年的游击队员。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听邻居们讲新四军怎么在周边地区打仗,怎么带领老百姓从事生产生活,老百姓又如何省下自己的口粮让借住在家里的新四军战士果腹。军民一家亲的故事,任生安怎么听都听不够。
2012年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任生安成为红色李巷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不够了,他就自己翻阅历史资料,去村民家里聊天,回家整理打磨讲解稿。现在,他每年要为学生、村民、游客讲解150-170场。今年的前4个月,他已经讲了62场。
讲好李巷故事,接力棒正传到年轻人手中。27岁的90后讲解员曾庆苗,在李巷村从事讲解工作已经两年多。她想到自己刚入行时,每每讲到地下交通总站时,站长李孝廉还在世的五女儿就会坐在门口听,一坐就是一天。那时候她就坚定了想法,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知道李巷。
溧水正探索创新多种表达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围绕红色李巷,溧水打造了包含77处革命遗址的“红色矩阵”,开发了贯穿全区的“红色专线”。几天前刚刚首演的史诗剧《红色李巷》,首次把李巷故事搬上舞台,未来,这一剧目还将陆续走进党校课堂、农村社区,更好地传播红色李巷故事。
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溧水还开发了37个专题课、10个微党课,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编写《新发展理念在溧水的实践》,设计了“走一段新四军战斗路”等“十个一”互动教学课程。“红色李巷—石山下—山凹村”和“中山烈士陵—大金山国防园”等2条线路入选南京市党史学习教育首批精品研学线路。
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就下班,一个月收入三千多块钱,这日子以前真不敢想!”77岁的理发匠史永和,走街串巷地给人剪了十几年头发,终于安定下来:景区给他留了一间房子作理发店,老式唱片机、旧皮箱、用了几十年的老剪子,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走怀旧风,既是生计之所,也是丰富旅游体验的特色项目。
与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不同的是,在李巷村参观学习如同串门,从钟国楚旧居出来后,没走几步路又遇到陈毅旧居,留下的原住民保留了村子的烟火气,李巷制茶坊、李巷照相馆、时光杂货铺等新的体验项目同样随处可见。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还能尝试制作茶叶、手磨豆浆,穿上新四军装在战壕里照相,感受当时的战斗和生活场景。
“李巷村本身就是自然村,我们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在保持村庄肌理和风貌的同时,把红色遗址串起来,把特色项目导进来,最终打造成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教育场景。”红色李巷项目负责人说。
红色景点进阶旅游景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48岁的杜晓兰过去在镇上打工,后来做了开胸手术,身体越来越干不动了。2017年,她回到李巷村,在离家几步路远的制茶坊看管店面,每个月有2100元钱的固定收入,赶上生意好,每天有两三百人来体验制茶和磨豆,忙到桌子来不及擦。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靠近游客中心的道路两旁,村民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手工做的小菜拿出来销售。李巷村里的6家饭店,5家是村民自己开的。今年46岁的杜大虎2017年回乡创业,如今经营着李巷规模最大的一家饭店。随着游客增多,他利用自家鱼塘,打造了集采摘、垂钓、餐饮等业务于一体的休闲山庄,去年营收突破百万元。
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一度沉默的李巷村如今已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红色李巷走出历史深巷,向红色文化地标迈进。(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