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挖掘闽南文化内涵 创新保护文化遗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09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努力营造崇尚创业创新、开放开明的社会风气,创建‘文明开放之城’。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打造‘文化繁荣之城’。深入研究和挖掘具有漳州特色的闽南文化,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创建‘文脉彰显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席话,在与会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如何推动漳州文化建设,成为今年市“两会”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崇尚创新理念

创建“文明开放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以“爱我漳州”为主题,以“迎接省运会,创建文明城”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些代表、委员纷纷结合自己的实践,为推动漳州文化和繁荣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黄毓玲说,“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部分现象,还要深入营造诚信氛围,把诚信推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尽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如何解决诚信这个问题?黄毓玲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除了要增强诚信意识之外,还急需建立一个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一个诚信档案,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营造崇尚创业创新、开放文明的社会风气关键在于理念的更新。一个开放的城市需要包容的心态。我作为一名外地人,来漳州几十年了,感受到漳州人随和宽容的性格,对外地人很友好热情,排外思想比较少。”市人大代表、漳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李晓宁谈起了自身的看法。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打造“文化繁荣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漳州需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步伐。着力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娱乐演艺、印刷复制、文化会展、工艺美术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地方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部分代表、委员提出了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建议。文化的构建要从人的内心着手,实现人的文化自觉,推动一个城市走向文明和谐。市人大代表、立人教育集团董事长游惠松说,“漳州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注重对历史资源的挖掘、整合、传承和发扬。加强对文化主体工程的建设,展示漳州特色,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打造文化繁荣之城。”

市政协委员王金泉说,“漳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特色旅游产品商店,经营漳州当地土特产或具有闽南漳州特色的文化产品。台湾路、香港路、府埕可先行统一整合为旅游一条街。在演艺方面,让具有漳州特色的艺术,如剪纸、芗剧、南音、木偶戏、南词、大鼓凉伞、高山族和畲族舞蹈通过定点表演,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形成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把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变为综合旅游。”

传承历史文化  构建“文脉彰显之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研究和挖掘闽南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动市县两级“三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海丝”申遗和“闽系红砖”申遗等具体举措能够更加有力地彰显文化历史古城魅力。

市人大代表谢伟宏说,“文化给城市注入了个性化东西。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把传统文化转化为发展文化的资源优势,在传承基础,将历史文化活化,有机更新。综合保护具有漳州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更新业态形式,打造旅游休闲文化综合体。”

“要加强文化财富保护力度,漳州土楼、赵家堡、云水谣、山重古村、埭山社古民居等众多古村落都以它们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的人文景观展示出浓郁的历史风貌和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市政协委员蔡余浦这样说,“保护好古村落要大力营造保护历史文化村落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机制,政府投入并多方筹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资金,努力实现保护与开发同步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