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守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2.26

2月19日,云冈研究院在大同挂牌成立。这对推进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可谓是意义重大。位于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共耗时60余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北魏佛教文化的涅槃重生。我们今天之所以能看到如此气势恢宏的石窟群,还得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灭佛说起。北魏时期,盛行佛教,由于佛教的过度发展,出现了寺院与政府争夺人口和赋税的现象,于是太武帝开始排斥佛教,并逐渐发展为灭佛的行动,结果北魏境内的寺院塔庙无一幸免于难。直到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重新恢复发展。这时,有一位名叫昙曜的僧人,在太武帝灭佛中,看到经卷被焚烧、僧人被处死、佛像被毁坏痛心不已。复佛之后,昙曜就想出了一个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的好办法——凿窟雕佛,还迎合皇权把佛像雕成北魏皇帝的模样,向世人宣扬“皇帝即如来”的思想,借助皇权的力量来庇佑佛教。于是,文成帝便下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这就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不仅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也向世人宣告了北魏佛教文化的涅槃重生。

云冈石窟,民族融合的见证。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其结束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作为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人虽然用武力统一了北方,但受限于自身经济文化的落后,却又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北魏建立后,曾先后两次迁都,从早期的都城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到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再到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伴随着北魏都城两次南迁的是鲜卑人汉化的不断加深,鲜卑人主动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制度与文化,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鲜卑人汉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云冈石窟后续的建造,逐步实现了石窟艺术的中国化,而那些大气恢弘的佛像见证了这场发生在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可以说,云冈石窟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中外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它见证了北魏佛教文化的涅槃重生和发生在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对云冈石窟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弘扬,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深入挖掘云冈文化,推动云冈学走向世界,特别是要在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在今年春节期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尝试激发了全球华人的文化共鸣,也为山西如何破题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视野。(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