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猴鼓舞进学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抓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2.14

  猴鼓舞是中国2008年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贵州省卡蒲乡从2002年起便开始在小学中设置猴鼓舞课程,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

 卡蒲乡毛南族的猴鼓舞来自一个感人的传说――一个小男孩山上采果子时和家人走散,无奈之下,他只能和山中的猴子生活在了一起。十多年后,他的母亲因为过度思念他而去世,他突然听到从自己家中的传出的祭祀的铜鼓声,想到可能是自己的母亲过世了。悲痛欲绝的他奔回家中,因为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像猴子一样的叫声,围着兽皮鼓不停地跳舞。

 据了解,毛南族的猴鼓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最初只用于祭祀活动,后面逐渐推广到红白喜事和节庆假日中。“对于村里的小孩来说,猴鼓舞是一种很平常的娱乐活动,很多小孩都会,这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卡蒲乡乡委书记石仕洪告诉记者。

 石仕洪还表示,卡蒲乡从2002年就开始着手对猴鼓舞的保护。在卡蒲乡的小学中,特别设置了教授猴鼓舞的课程,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培养。“我们设置了猴鼓舞的传承人,也设置了专门的培训基地,为的就是把这种民族文化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