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石市丝弦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后继乏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12.19

    ■小院内的丝弦演出,观者都是老年人,而且屈指可数。

    石市桥东区柳董庄有一个民众丝弦剧团,成立六十余年,曾受邀到周边18个县(市)参加演出。然而,这些年剧团优秀演员相继去世,年轻人不愿演戏,无人接班,剧团处境尴尬。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很多地方戏处于低谷期,作为石家庄“市粹”的丝弦,虽然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仍然面临青黄不接、举步维艰的窘况,不少老艺术家希望丝弦能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现状

    唱丝弦没出路,年轻人没兴趣

    12月9日9时许,柳董庄村一处院落内,几名丝弦爱好者正在屋内忙活儿,为上台演出做最后的准备。9时40分许,活动正式开始,在院内临时搭建的一个戏台上,3名丝弦爱好者盛装亮相,带来了一段丝弦传统剧目《中保国》,一些路过的村民纷纷被吸引,进院观看。

    村民吴长存笑着说,他们村是有名的丝弦村,建国后,成立了柳董庄民众丝弦剧团,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唱两嗓。

    《中保国》中扮演徐延昭的是该团78岁的资深老艺人吴群生,后来,受家庭耳濡目染,吴群生的侄子吴林生、吴林生的女儿吴淑霞也相继入团参演。

    该剧团现任团长杨凤华介绍说,丝弦是石家庄特有的地方剧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剧团发展鼎盛,团里演员人数能达到50人,有老中青三代。排练的剧目有30多出,曾受到周边18个县(市)区邀请,“我们在这个村还没唱完,就有人预定要我们去另一个村演出了!”可如今,他们剧团人数不足10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47岁了。剧团优秀老演员相继去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真担心后继无人,丝弦失传。”

    丝弦演员吴淑霞的女儿24岁的小刘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几乎没人学丝弦,“不感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唱丝弦没有多大的出路。”

    ■调色。

    训练场地简陋,演出收入微薄

    目前石市唯一一家国办丝弦剧团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创建于1947年,解放后,该剧团曾几度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曾5次观看该团演出,四次亲切接见演员并亲笔题词。

    现在,该剧团位于新华路235号的旧址已经拆迁,临时租借了一家艺术团的场地,他们的训练室是一间仅有三四十平方米的教室,条件简陋。团长吴合立介绍说,他们剧团成立了六十多年,曾创造过不少辉煌。近年来,剧团发展却举步维艰。观众少了,再加上体制改革,除了政府定额拨款外,他们都要自负盈亏,目前,该团在职人员70余人,一年剧团接洽演出约180—200次,每次演出费3000元左右,演出收入刚刚维持演出人员的日常开支,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他们想要进一步发展,再创辉煌是非常艰难的。

    他说,目前鹿泉、赞皇等地也有丝弦剧团,但多数处于瘫痪状态。昨日,记者试图联系鹿泉市丝弦剧团,却查找不到任何联系方式。

    ■上妆。

    后继无人,七旬老艺术家还得带团演出

    吴合力说,虽然石市艺校有专门的戏曲班,但常年招生难,尤其是丝弦,常年招不到一个好苗子。此外,他们剧团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仍然需要老艺术家“撑场”。

    71岁的边书森是石市丝弦剧团的“台柱子”,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传承人。他1956年入团至今有50多年了。12月13日,边书森正在家中练嗓,为12月26日在青少年宫的演出《李天保吊孝》做准备。

    “我也希望有年轻人能传承我的唱腔,代替我演‘李天保’,可能演好 ‘李天保’的演员,实在少之又少。”边书森说,他早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因为剧团青黄不接,他和另一位老艺人被团里返聘了10余年,常年带团演出。

    边书森说,这些年,丝弦戏没有与时俱进,就是因为没有好剧本和好导演,以前为丝弦专门写剧本的老艺人都去世了,这些年,他们没有新戏推出,只能唱“老戏”。

    如今,在长安公园、赵佗公园、石门公园等地仍然活跃着一批丝弦票友,有一百多人,但多数为中老年人。燕赵晚报前总编辑谷双喜是一名丝弦爱好者,他曾向名家边书森学唱过丝弦,退休后,想唱丝弦,却找不到丝弦伴奏带,“小区附近也没有会拉板胡的人,我就只能清唱了”。

    喜欢听丝弦、爱丝弦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30岁年龄段的市民,其中有6位表示“知道丝弦”,但没有一个人表示喜欢听或有打算学丝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