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立德铸魂凝心聚力——近年来山东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帐号 作者: 时间:2020.12.30

立德铸魂凝心聚力

——近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寒冷的日子里,总有温暖不期而遇。12月29日,风雪交加,一段“青岛近百人推公交车”的视频火爆全网。整车乘客自发下车,推行着公交车在结冰的道路上艰难“爬坡”,引发万千网友点赞。

短短十五分钟的推行“爬坡”,闪现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文明风采,标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高度。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紧紧围绕大局,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 培育时代新人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使命任务,山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在新时代伟大思想旗帜下。

育新人,要夯实基层阵地。

在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东土屋村,“书记广播电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在汶上县,“乡土讲师团”说乡音、举实例,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走心……

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积极传播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育新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

不久前,山东省首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圆满落幕,大赛收到127所高校报送的8300多个思政短视频,颁奖盛典通过大众日报客户端、山东高校思政联播平台辐射逾百万高校学子,全网曝光量超过2.6亿次。“大赛用青年学子们常看的短视频方式,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立足现实阐释思想理论,让信仰的力量在年轻人中不断引发共情共鸣,起到了‘进高校、育新人’的作用。”中央党校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胡月星评价。

育新人,离不开榜样的引领。道德模范是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最鲜活的教材。

“最美奋斗者”朱彦夫、“排爆英雄”张保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王传喜……我省建立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常态工作机制,持续发布“齐鲁最美人物”“齐鲁时代楷模”“山东好人”……以实际举措彰显对道德模范的尊崇,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

育新人,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滋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依托全省240多个省级和900多个市、县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我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巡回宣讲,直接听众近40万人次。全省18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网上订票、网上浏览。连续两年开展“红动齐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104件决赛视频作品网上访问次数达5891万,有效网络投票数达959万余票。

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山东打造红色文艺精品,讲好爱国主义故事。民族歌剧《沂蒙山》、红色舞剧《乳娘》、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等作品巡演反响热烈,爱国情怀激荡在齐鲁儿女心间。

提升文明素养 培育时代新风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按照中央文明办部署,我省各级文明办迅速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和相关辅助工作。一个个讲科学防治、传权威资讯、做心理辅导、解生产难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省“破土而出”。今年,全省约有8.3万个志愿服务组织、28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战场上。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近年来,我省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百姓急需之时,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挺身而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闪闪发光。

让中华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章,党政机关率先垂范。潍坊市级机关食堂开展“光盘行动”,“大锅菜”用小锅炒,把切下的菜梗、菜根等边角料加工成咸菜,把蒸鱼剩的酱汁作为调料,不浪费一点余料。

全省各地餐饮企业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服务员适时提醒顾客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消费者量力而行、主动打包……“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理念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塑造了山东人重礼节、讲信义、正直厚道、忠诚可靠的品质。近年来,我省加快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健全诚信体系,擦亮“诚信山东”名片。

对守信主体给予激励措施,对严重失信主体给予严厉的惩戒措施。法信通·山东省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2017年正式上线运行新闻宣传和信息查询板块以来,收获了千万次登录查询。今年以来,省法院共发布失信名单10.5万例,发布限制高消费令42.9万人次,13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和动车、高铁票受到限制,累计有77万人次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为进一步推进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我省建立了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出台了《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建设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制定了《山东省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推进文明创建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我省再添8个全国文明城市。至此,我省已有11个地级以上市、12个县级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文明,已逐渐浸润为山东最温暖的底色。

近年来,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逐步迈向常态化。各市在“创城”中,治理体系逐渐完善、治理能力日益增强、历史文脉得到延续、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生活环境愈发美丽。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俗多让人苦不堪言。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节点,山东省文明办面向全省发起文明过节倡议,经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广为传播,成为热点。各地引导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发力,细化村规民约。同时,我省将移风易俗与文明创建结合,加大了考核监督力度。

日照市岚山区423个行政村实现“文明迎亲队”全覆盖,巨野县放大地方传统习惯推行丧事“一碗菜”……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蔚然成风。

每一个个体的“小气场”,汇聚成为社会文明的“大气候”。

着眼于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着眼于学校这个培育人才的摇篮……我省坚持为民惠民理念,深入推进各领域的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员最广大的力量,通过文明创建工作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让群众精神生活更丰富、生活品质更美好,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新起点上扬帆新征程凝聚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