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七要七不要”
来源:快资讯 作者: 时间:2020.12.17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就“健康中国行动”之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健康环境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全社会,各方要共同动员起来、行动起来,使每个人都成为健康环境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受益者。
崔钢说,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15项行动之一,包括2个结果性目标和4个倡导性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分别从实施垃圾分类、防治室内空气污染、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防灾防震等应急演练、提高居民防护意识和能力4个方面,提出了倡导性要求。
崔钢表示,针对个人和家庭,该行动提出的健康建议可归纳为“七要七不要”。
“七要”是:
要提高环境与健康素养;
要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抵制环境污染行为;
倡导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关注和减少室(车)内空气污染;
要做好户外健康防护;
要尽量购买带有绿色标志的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及节能标识的家电产品、家用化学品;
要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废电池、过期药品等)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
“七不要”是:
尽量不要焚烧垃圾秸秆,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重污染天气时禁止露天烧烤;
少购买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污染的用品;
少购买使用过度包装产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
冬季设置温度不高于20摄氏度,夏季设置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
不要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避护雷电;
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开放的水源边。
同时,对社会发起的健康倡导,归纳为“六加强六鼓励”。
“六加强”是:
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制定社区健康公约和健康守则等行为规范;
要加强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监测和管理,如集中空调清洗、游泳场所消毒及时换水,张贴预防跌倒、触电、溺水等警示标识,预防意外事故;
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
要加强企业环保责任落实,管理维护好污染治理装置,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
要加强宣传和普及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加强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六鼓励”是:
鼓励社区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
鼓励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纳入“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
鼓励引导志愿者参与,指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企业建立消费品有害物质限量披露及质量安全事故监测和报告制度;
鼓励室内健身场所等公共场所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同时采用新风装置;
鼓励用人单位充分考虑职工健康需要,为职工提供健康支持性环境。
崔钢强调,政府及部门要落实7项具体工作:
一是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规范和评价指标,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
二是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加强伤害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环境污染相关疾病。
三是普及环境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环境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和科普宣传工作。
四是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大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体废弃物回收设施的投入,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置管理。
五是组织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高交通安全技术标准,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减少交通伤害事件的发生。提高企业、医院、学校、大型商场、文体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防灾抗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
六是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费品的安全性评价,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消费品绿色安全认证,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强制报告制度。
七是加强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和健康防护攻关研究,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指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