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红色教育基地成网红打卡点
来源:湛江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20.12.07
遂溪县遂城镇下洋村,是原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东征支部誓师首发地,也是党史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图为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记者 李嘉斌 摄(资料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雷州青年运河纪念馆、黄学增故居等一个个红色教育基地内,一批批党员干部坚定地举起右拳,大声重温着入党誓词。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持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吸引了大批党员干部和游客参观学习游览,让湛江各大红色教育基地也成网红打卡点。
打造红色品牌 传承红色基因
“好久没来这里,如今的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展出的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工具,重温入党誓词,让我感慨万千!”12月5日,退休干部陈开杰在参观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据了解,该基地自2015年5月建成开放至今,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人数300多万。目前基地的教育设施有建库开河纪念馆、运河群英雕像、群英万寿墙、鹤舞地灵雕塑、全国护水文化长廊、名人题字石碑、运河群英故事厅、党史教育展厅、劳模纪念馆、建库开河优秀党员风采宣传长廊、时事政治系列宣传栏等。
近年来,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艰苦卓绝的建造历史以及重要地位和作用,深挖人文历史和精神内涵,弘扬运河精神和推广爱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理念,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深挖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内涵,教育基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寓教于乐,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通过讲解员的诠释和利用影视和户外大型LED电子屏展示建库开河的历程,宣传弘扬“不忘初心、造福人民、牢记使命、永葆青春”运河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爱国情怀。作为宣传教育场所,教育基地坚持正面宣传和引导,注重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湛江红色教育基地成网红打卡点。(资料图片)记者 殷翊展 摄
写好红色旅游文章
走进黄学增的家乡乐民镇敦文村,村中重要地标皆以黄学增名字命名,村中建有黄学增文化科技大楼,该村小学已更名为“学增纪念小学”,同时,黄学增纪念中学也于2016年正式揭牌。在黄学增故居纪念亭大门口处,醒目的“革命烈士黄学增同志之故居”几个大字,就是时任地委书记孟宪德所题。
如今,黄学增的革命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黄学增故居成为富有内涵的红色教育基地。据了解,2012年以来,黄学增故居接待3万多人次,200多个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党员干部等积极参与,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钦峰表示,黄学增一生虽短暂,但他的经历却非常丰富,在雷州、广州、宝安、西江、琼崖……在广东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革命足迹。“如能撰写完成一本《黄学增传》,将丰富南路革命史,对南路革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王钦峰说,目前正在酝酿设立黄学增研究所。希望能为撰写《黄学增传》收集到更多的史料,为南路革命史研究和弘扬黄学增红色文化做出贡献。
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革命斗争时期,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时时事事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近日,石角镇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内,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向石角镇党员们讲解着“红色故事”。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内,由石角镇拍摄的红色革命教育纪录片《从山底出发》吸引党员们看得目不转睛……
据了解,石角镇山底地区是粤桂边红色革命根据地,有39条老区村庄,红色革命遗址有田头革命地下交通站遗址、山底刘付宗祠、化北独立大队成立旧址等。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石角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建起了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山底(化北)革命纪念馆。
现在,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已成为粤桂边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网红,同时也是广东海洋大学非学历教育基地和廉江市委党校分教点。每年“七一”前后,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红旗飘飘。当地百香果、红橙、茶叶、萝卜干、辣椒酱、凉粉草等20多个旅游农产品热销,农家乐的老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自2018年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待超过5万人次,为当地群众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150万元。此外,为了当地群众更好出行,争取到各级资金约2500万元,扩建2条硬底化公路,并着手动工修建一条驳接省道388线的支线,让山底2万多群众真正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