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 甘肃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作者: 时间:2020.12.04

记者日前获悉,“十三五”以来,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清理退出的工作。目前,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已全部退出,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已退出480宗。
据了解,甘肃省围绕河西祁连山内陆河、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四屏一廊”,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治理率达到51%,湿地面积稳定在169.39万公顷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9万平方公里,草原植被盖度超过52%。黑河流域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5年不干涸,石羊河下游民勤青土湖水面扩至26.7平方公里,干涸消失近300年的疏勒河终端湖“哈拉奇”水域重现。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甘肃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技术指南(试行)》,明确了省内各类自然保护区(地)生态修复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的验收办法和技术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以工程施工为名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拒不停产或擅自恢复生产的依法强制关闭,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源头管控。
此外,甘肃省稳步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试点项目已完成工程投资75.31亿元。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在大力推进中,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实施。此外,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面积475.65万亩,超目标任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