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中国发展网 作者: 时间:2020.12.01
中国发展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这些博大而厚重的非遗文化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原特色文化的坚实基础与载体;而目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水平仍面临着开发保护力度不够、传承性不强、现代传播力较低、文化创新力滞后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河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让河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叫好又叫座,从而得以长久的发展。
(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原大地,有许多的优秀的民间艺术,如鹤壁浚县的泥咕咕、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河南省方城县的石雕等。虽然手艺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但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经济利益加上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手工技艺也不断受到挑战,如何使传统手工艺顺应时代需求,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何使民间美术产品传承更新,如何引起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吸引受众对中国传统技艺品的喜爱,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其一,提高年轻艺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欠缺和美术功底的缺乏,使得年轻的传承人在面对市场竞争的时候,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鼓励年轻人学习相关传统技艺、并请专业的美术专业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鼓励那些传统手艺的传承人,广纳门生,传承民间美术瑰宝。
其二,增强产品的创新性、时代性。这些民间美术商品,多年来传承至今,形式较少、种类单一、更新较慢,难以激起并满足人们购买欲望的。我们应该加强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研发,在保存它传统技艺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时代信息,增加民间美术产品的创意与实用价值。原生造型的改进和创新,增强它的时代性和审美性,审美取向逐渐从由传统风格走向现代趣味,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庙会产品取向。
其三,增强品牌意识、拓展传播空间。我们可以从品牌形象塑造、营销网点建立、传播宣传推广等方面展开。创建一些品牌现象,会使消费者产生专属感,衍生品的销售也会通过好的形象吸引用户群,从而达到自主传播的效果;建立并形成系统的销售网点,可以在线上销售,建立网点,也可以在其他城市建立销售点,形成系统的销售,拓展产品的影响力。
其四,拓展生产模式。目前这些民间美术品的作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单个作坊的生产能力仍然无力承担较大批量的订单。这一现状还有待相关政策的支持。希望通过这些探索,可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发有一些有益的作用,使这些质朴的手工艺品既保存着原始的活力,又融入时代的长河,得以传承和发展,为推动中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节庆文化的开发
中原大地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突出,无论是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仪,还是饮食起居的种种习惯,以及传统节日的不同祈福方式或禁忌,都渗透着独有的道德、信仰追求。 河南的多种民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民俗文化,历经岁月的变迁,饱含着时代的痕迹,在当下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遇到了很多困境。尤其是大众传媒时代,娱乐方式和娱乐内容的增多,各种文化形式的快速更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空间也在逐渐缩小,民俗文化在节庆也受到了冷落,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它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格外重要。笔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其一,发展文化产业——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生存的必由之路。
“生于民间,死于庙堂”,这几乎是一部分艺术形式的结局,因此,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让其生机勃勃的活跃在民间的舞台上。面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对抗和冲击,民俗文化不能一味地退缩和排斥。如何与现代文明联姻,把世代传承的寄托精神信仰的民俗文化变成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渠道,是保护民俗文化,使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构想,这实际上就是文化产业——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发展相关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民俗旅游、民俗物品生产等。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进文化繁荣,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其二,疏导和扶持——民俗文化规范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俗文化源于民间,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团体,对相应形成的文化产业的管理,重在引导,贵在扶持。活跃在民间的艺术表演团体,他们顺应市场、适应市场,做了许多政府做不了的事情。但是,在物质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下,文化产业如若走向急功近利,民俗文化中低俗的一面就很有可能如沉渣一样泛起,同时,对市场的迎合也容易滑向媚俗。政府和社会的两性引导作用,也要凸显,通过引导,使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植根于民间的民俗文化一定要维护其民间原生态性,绝不能让其脱离群众,承袭其原汁原味的生命力。同时,在政策上进行协调,在市场开拓上进行扶持,引导演出团体挖掘特色资源、打造产业品牌、走产业化道路。并建立了演出团体团长培训制度,扶持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这样,政府为民俗文化搭建了健康发展的舞台,生机勃勃的民俗文化也使这个舞台走向繁荣,使得中原传统民俗走向世界,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对抗的良性循环。
其三,关注民生——民俗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
关注民生可以说是民俗文化保持生命力的途径之一,在民俗这一古老、悠久、不可复制的文化面临现代文明的挑战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民俗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就要走这样一条服务民众的道路,发展具有本土色彩的民俗文化产业,让民俗文化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民俗文化认同的一条路径。
同时,以民俗文化联动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民俗旅游、民俗物品生产等,实现民俗文化的产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老百姓带来天翻地覆的生活变化,使他们对生于斯的熟稔的民俗文化的魅力能够具体可感,使农民从民俗文化产业建设中得到实惠,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民俗文化认同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传统技艺的发展与文创产品的研发
河南境内的中原传统手工技艺种类丰富,是我们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传承发展这门传统技艺的路径,保护文化遗产,研发文创产品,使之在今天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绽放出更美的花朵。
中原传统手工技艺对当地的经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们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比如,以钧瓷、汝瓷等为文化产业经济代表的禹州和汝州等地,近年来,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一些问题,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种类相对单一而缺乏创新、人才相对短缺,同时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化产业要想良性发展,主动求变是不二的选择。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恰逢产业结构转型的利好时机,企业应在整体规划发展的引导之下,开拓创新,积极推进,针对出现的那些问题,本研究报告从以下四点进行探究:
其一,注重产品创新、加强人才培养。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强创新的投入,才能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要想激发产品的创新性,除了政府可以适度地举办设计大赛,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推动产品的研发创新;当地企业可以也可以考虑校企合作,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
其二,打造企业品牌文化,增加市场竞争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可以委托相关的策划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对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同时结合企业定位,制定长期的品牌发展战略,逐步推进以至实现。”利用网络营销,拓展品牌意识、文化空间、让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对于区域历史文化的展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其三,发展文化旅游业,增加产品影响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部与旅游部的合并更加确定了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平台的实施方案。我们中原大地依托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打造“文化旅游强省”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政府财政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使既是文化旅游产品,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如沐春风。随着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民俗体验项目开发的深入,文化旅游已形成一条成熟的“体验—消费—传播”消费模式。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结合,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还拥有别具一格的纪念意义。
例如,禹州的神垕古镇,就出现了营销火爆,人气两旺的新局面。技艺传承、文化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人们游神垕、买钧瓷,神垕的钧瓷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文旅集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河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其四,文创产品的研发与产品营销渠道的拓展。
传统技艺能在当下继续保持它的历史辉煌和价值,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是不可或缺的。以钧瓷为例,现代钧瓷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形式包容性更强。出现了茶具,香器、佛缘系列等延伸产品,实现了实用欣赏双重功效。在研发文创产品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加产品体验区,利用博物馆、公园、艺术馆等文化资源,形成特色长廊。还可以考虑投入现代科技视觉体验区,再采用全景、VR、AR等先进技术,通过全景展示、实景模拟、语音导览、互动分享、中英双语等特色功能,为游客提供丰富生动的线上游览体验,使人们在这种体验过程中感受其乐趣、享受其文化,从而助推这一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还要尝试多种营销手段、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既要重视实体经营的多样性,也要拓展网络营销的丰富性,增加商品营销活动中的体验性,拓展产品认可度。我们在进行产品营销时,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旅游景区销售和线下实体店店铺销售,可以通过线上营销,在销售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无形中对文创产品进行打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