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搜狐网 作者: 时间:2020.11.16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对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村民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营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彰显新的乡土人文之美?值得深入思考。(11月15日《人民日报》)

乡村生活好,农民精神好。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各级政府一马当先,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联合社会组织以携手并进为基础,共同打造乡村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新道路,结合实际完善新体系,成为中国扶贫攻坚路上一道靓丽风景线。上下一心,不畏艰苦,让不少老百姓走向小康,过上了幸福生活,从经济上实现脱贫。笔者认为,现如今,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已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近在咫尺,我们还需要对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多加关照。只有思想上确定信念、明确目标,老百姓才能守住国家呕心沥血为他们打下的“江山”。

令人可喜的是,国家早已统筹兼顾,开展行动。各地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为乡村老百姓打造公共文化空间,让其闲暇之余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曾经的他们可能没有学习知识的机会,而如今的时代早已今非昔比,顺着时代的风,他们也可以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到教育,学习知识。公共文化空间的不断建成,标志着各级政府秉持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切身处地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曾经的老百姓生活娱乐方式单一,酗酒赌博在乡村已是常态,但现在经过扶贫干部一对一帮扶,百姓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图书角、博物馆、法治广场等设施的免费开放,助力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脱贫攻坚战已接近尾声,扶贫要扶智,老百姓的精神文明便是这最后一里地,我们要坚持下去继续走,一步一个脚印,终点一定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