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蹲点调研之四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 作者: 时间:2020.10.15
在第21届青洽会的展馆内,循环经济馆吸引了众多目光,从海西到西宁,从盐湖化工产业到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一件件产品,一张张图片都印证着青海近年来走过的坚实旅程。
亘古绵长的高山大川、一望无际的瀚海戈壁、辽阔无垠的草原牧区是大自然对青海的珍贵赐予,是青海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青海本来就是个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很丰富的地方,它的发展应秉承三个理念:第一,开发过程中不要破坏环境;第二,要高附加值地开发;第三,要跟国内大产业循环结合到一起。”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绿色循环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说。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便是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2012年提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战略部署以来,我省大力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构建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及企业、园区、社会的多层次全方位循环型经济体系,为“一优两高”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在2019年度,我省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高达60%,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青海之路,循环型产业实现了向体系化、高值化、创新化方向的蝶变。
绿色发展理念主导青海经济版图变革
“青海是有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这就要求青海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杜欢政在谈起青海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时如此说。
建设生态青海,必须和实现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统一起来,必须突出以环保优化发展,以改变生产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着力点,着力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自此,绿色成为青海发展的风向标的关键词。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试验区建设发展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我省实施《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提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具有比较优势且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产业,先行先试、重点突破,走具有青海特色的小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在海西的工业园区,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让一滴卤水走上了一趟奇幻之旅;在灵秀的河湟谷地,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垃圾收集从无害化转向资源化分类处理。这些变化,正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带来的变化。
十年岁月流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却一脉相承。如今的青海,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已具雏形,12条循环产业链稳步发展,初步构建起四个千亿元循环型工业基地、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十大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循环型农牧业四个百亿元产业加快成长,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落地我省,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生态旅游等新产业不断涌现,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以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建链补链
盐湖化工产业已形成850万吨氯化钾、10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能力,基本建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体系;油气化工产业已形成225万吨原油和75亿立方米天然气开采,基本形成了油气开采为龙头的油气化工产业体系;金属冶金产业已形成470万吨铁矿采选、185万吨铅锌采选,基本形成综合利用金属冶金产业体系……
这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十三五”发展建设的成绩单。产业园区是产业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有着经济、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园区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省制定实施加快工业转型建设重大产业基地、支持海西加快发展转型、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等意见,编制完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导产业体系等规划,集中布局关联产业,加快全省15个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验收。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工业园区作为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东一西之间,带动了产业集聚发展,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9年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区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约595亿元、650亿元、140亿元,三大园区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产业链清晰、融合集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已经初见雏形。
科技创新不断拓宽资源利用的可能性
循环经济是解决好工业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想要通过循环来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尽”,这也考量着地区科技创新的程度。
广袤青海,地大物博,蕴藏着新能源、新材料、盐湖资源、中藏药生物医药等绿色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盐湖化工领域,突破了盐湖钾矿固液转换、盐湖卤水电解法金属镁引进消化吸收、盐湖卤水提溴、离子膜技术盐湖提锂、氯化镁生产氢氧化镁阻燃剂及高纯镁砂生产等关键技术。
——新能源领域,突破了多晶硅流化床冷氢化、多晶硅副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48对棒还原炉研发及规模化应用、多晶反应离子刻蚀制绒技术等关键技术;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了枸杞鲜果保鲜、沙棘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从沙棘和枸杞中提取生物黄酮(多糖、小分子肽及果油)、青稞提取β-葡聚糖等一大批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如今之青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百项创新攻坚、重点产业科技支撑、科技“小巨人”、“双倍增”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积极打造支撑科技创新新平台,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由2015年的32家增加到4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立足推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资金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升。一批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得以打造,全新的创新创业创造新生态正在塑造,科技支撑的效能正在加倍释放。
从“单打独斗”的资源粗放式开采到“吃干榨净”的循环开发利用,再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加快培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省审时度势所作出的积极选择。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把握机遇,趁势而上,循环经济必将成为青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