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世界遗产事业的中国担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时间:2020.09.17

1998年,天坛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第一次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5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以37项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以14项自然遗产位居世界第一;以4项双重遗产与澳大利亚并列世界第一。在遗产总数超过40项、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然、文化与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里,中国有58项待提名世界遗产。除这些物质类世界遗产外,中国还有4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项世界记忆遗产。这些物质类和非物质类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使中国大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遗产的价值内涵、保护意识和保护理念获得广泛理解和认同,在申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通过世界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遗产保护新理念、新做法、新案例被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从宏观来看,凡是人类思维“扫描”过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留下文化的印记,这些印记包括精神文化(含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然物。

世界遗产就是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器物文化,更蕴含着该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所积淀的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世界遗产是一种物化性质的符号,是特定共同体人群赖以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交流的媒介。即便世界遗产本质上有文化和自然的区别,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自然遗产仍寄托着人们某种共通的精神、情感或审美体验,并由此使其价值得到认知,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所拥有的每一项世界遗产及预备清单中的项目,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殊的集体记忆,代表着中华民族取得的各项历史成就,如今都已成为被国际普遍认可的意象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

文化遗产作为可以在国内外传播,并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理念等重要文化资源。如北京天坛反映的宇宙观;西递、宏村及福建土楼等古村落反映的聚族而居的传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曲阜三孔见证儒家思想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传承儒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

纯粹的自然遗产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壮丽河川。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梵净山等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九寨沟、武陵源等是举世罕见的天然名胜奇观;南方地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见证了中国地质发育与演化的历程,以此形成多样的罕见地貌。至于混合遗产,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的黄山,以“秀山、奇峰、幽谷、险壑”享誉中外的武夷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中国特殊和丰富的地质环境及生物资源,并且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信念等,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艺、信仰、习俗等可传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成果。甘肃的花儿等表演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经由长久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信仰和节庆文化——妈祖习俗、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等,蕴含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信仰民俗甚至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并传承至今;活字印刷术、宣纸传统制作等传统技艺,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兼具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中国现有的13项世界记忆遗产中,无论是记载历史上某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是记录一些珍贵技艺的档案,如“南京大屠杀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和“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样式雷”建筑图档等,还是记录着古人智慧和文明结晶的文献古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记忆遗产,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世界遗产事业的推动者

在世界遗产管理上,中国建立了包括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在内的自然环境保护体系,世界自然遗产被纳入该保护体系中;建立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设立各类遗产的国家级以及地方级名录,进行保护与管理。从国家、部门、地方等各个层面发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为各类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法律保障;相关机构和高校等举办大量研讨会、培训班等集思广益,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这些举措突出了世界遗产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从制度和组织层面推动了中国世界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管理。

为提高国民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与了解,教育部在中小学及高校里开展不同模式的世界遗产教育。通过建立研究机构,设立“世界遗产日”,开展系列活动,以及拍摄纪录片、媒体报道等宣传方式,深入挖掘并展示世界遗产蕴含的文化和价值,使民众深刻感知到世界遗产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遗产事业中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参与拯救世界遗产等国际行动、举办世界遗产相关国际性会议、设立国际研究机构等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下的保护管理理念,分享自己保护管理世界遗产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中国为推动国际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向世界展现大国担当。

《世界遗产公约》彰显的是人类共同的、持久的价值典范,是以整体的长远利益作为考量,文化多样性、自然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相联结,重视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与保护,以及突出代际传承精神。这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更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遗产的不断发掘、认识和宣传,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得以深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当前,中国大量优秀的遗产得以向全世界宣传、推广,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欣赏,在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第2013期 作者:蔡礼彬 王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