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治理“地球肝癌”的“中国式秘方”_最新林业信息

来源:国家旅游地理网 作者: 时间:2019.01.25

当前,全球面临着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依然严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沙区面积大,治理任务艰巨;沙区生态脆弱,保护与巩固任务繁重;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依然存在;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矛盾凸显。

 

  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形成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的地区。荒漠还有几个“儿子”,按照地表组成物质大小,分别为岩漠、砾漠(戈壁)、沙漠、泥漠等。荒漠化,则是在气候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加上后天人为活动导致的旱区土地退化。荒漠化也有4个“儿子”,按照形成的驱动力分别叫作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冻融荒漠化。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比作“地球之肾”,我把荒漠比喻为“地球之肝”,那么荒漠化就是“肝癌”。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保护不好,肝功能衰退便可致病,病入膏肓,离生命的终点也就不远了。荒漠是地球表面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如果利用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球的癌症”荒漠化。

  当前,全球面临着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依然严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沙区面积大,治理任务艰巨;沙区生态脆弱,保护与巩固任务繁重;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依然存在;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矛盾凸显。

  近年来,沙尘暴再次闯入人们的视线。像人有病会发烧一样,沙尘暴是受气候驱动的一个自然现象,人类出现之前沙尘暴就已经刮了上百万年,黄土高原经过250多万年的风尘黄土堆积形成今天的厚度就是明证。当然,沙尘暴影响到今天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因此被定义为一种气象灾害。

  我国设立了包括地面实况监测、遥感监测、卫星云图和环境监测的沙尘暴综合监测体系。经过对最近五六十年的沙尘天气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紧密关联的现象。通过对沙尘暴发生、发展和影响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测,最近40年来,每10年沙尘暴减弱的拐点恰巧与我国一系列治沙工程的启动实施相吻合,印证了我国治沙工程的成效。

  2000年以后,我国沙化面积和沙尘暴数量都在持续下降。2014年与2009年相比,我国东部沙区土壤风蚀状况呈波动减小的趋势,沙尘天气也明显减少,5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9.4次,较上一监测期减少2.4次,减少了20.3%,北京地区减少了63%,风沙危害明显减轻。

  针对荒漠化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我国“对症下药”,开出了“中国式秘方”。概括起来,“中国式秘方”由三大法宝组成复方:一是优先保护,开展自然保护与封禁保护;二是积极治理,实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三是适度利用,发展沙区产业。

  “优先保护”契合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对待环境要以保护优先为主的方针。我国将旱区划分为三大主体功能区:封禁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和开发利用区。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有13个都在452万平方公里的旱区中。

  “优先保护”的内容包括开展较早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法》中作为单独条款提出的封禁保护区建设、写进党的十八大文件的国家沙漠公园和荒漠国家公园建设,以及生态公益林管护区建设、生态效益评价与补偿等。结合沙化土地的地域分布情况,我国确定了全国防沙治沙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其中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以及四川、西藏等地,沙化土地面积大、类型多、危害严重,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示范区建设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要任务,重点研究探索植被恢复、封禁保护、禁牧舍饲等保护和治理模式。

  “积极治理”中有一点是其他国家学不了的,那就是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在长期的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我国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注重顶层设计,规划设计出一系列国家级和区域重大治理工程,保证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有序有效开展。

  就拿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包兰铁路固沙防护体系来说,这是我国首次运用麦草方格固沙技术。包兰铁路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草方格固沙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包兰铁路通过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坡头时所遇到的高大流动沙丘阻挡这一难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也表示,苏联专家的治沙经验,是当时沙坡头成功治沙的关键之一。

  最近40年,我国先后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一系列国家级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年均0.024%GDP的投入,治理和修复了大约20%的荒漠化土地。

  近年启动实施的规划及工程还有丝绸之路经济带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规划、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建设规划、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等等。

  “适度利用”,就是必须把生态做成产业,让所有治沙人能从中获得收益和权益,要么有经济收益,要么有土地权属,这样才能确保治沙有长久的效果。我国利用沙区广袤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强劲的风力进行能源开发,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比如,在内蒙古磴口、甘肃敦煌建设光伏电站,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建设风力电场。还可以利用沙生灌木开发生物质能源,如颗粒燃料、生物柴油、汽油、酒精等。

  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各地结合防沙治沙,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沙区已营造经济林果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特色林果业带动沙区种植、加工和贮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

  在沙中建起黄金屋,让沙中再生千钟粟,盼沙中车马多如簇。总之,发展沙区产业,前景广阔,我们要用好产业政策,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继续探索沙区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良性互动的新模式。

  (作者卢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