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法规 >> 正文

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环保意识 完善法律法规 奋笔四十年 绘就大美河南生态画卷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 时间:2018.10.2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环境承载力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40年来我省环境质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老百姓幸福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环境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治理、生态建设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生态建设上升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发展并列提出。”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这是一项新时期治国政策的伟大创举,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具有重要的非凡意义。”

如今,在河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生态环境改善 群众幸福感十足

秋日的午后,阳光明媚,风轻云淡气爽。

走在省会郑东新区的街道上,犹如到了南方园林,宽敞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路两边绿树如盖、绿草如茵,河水静静地流淌着。

“你看这园区设计规划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很科学。”冯德显说,“城中有绿,绿中有房,这样的宜居生活怎能令人心情不愉快呢?”

在湿地、森林、田野,曾经消失多年的鸟类、兽类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数量逐年增加,是我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有力佐证。

冯德显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作为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的乡镇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异军突起,而在农业生产上,因过度追求产量,化肥、农药、白色薄膜、除草剂以及各类激素长期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积累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水土危害。

曾经,我省长期沿袭西方工业发展“先污染后治理、边消耗边开发”的老路,致使环境日益积累恶化,资源能耗型发展难以为继。

“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给我省生态破坏埋下了伏笔。”冯德显说,“对此,我省及时制定相关制度,重拳出击,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加深,加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人们欣喜地看到久违的蓝天回来了,河水变清了。

据了解,2013年以来,我省连续5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从积存垃圾清理到生活污水治理,从规范杂物堆放到对农村居住环境亮化、美化、绿化,随着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清净美”。

“这才像个家样儿,现在村里环境卫生没得说,道路好走得很,堪比城里的风景。”偃师市顾县镇段东村党支部书记段宏勋笑着说。

2017年,我省实现优良天数200天以上,圆满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

党的十八以来,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平方米,森林城市达到11个。据调查监测,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省森林面积5917.5万亩,森林覆盖率23.62%,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森林面积净增35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了1.43个百分点。

转变发展方式 生态经济加速跑

40年执着前行,地绿了,天蓝了,雨多了,生态好了,老百姓腰包也鼓了。矢志不渝的绿色发展,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印证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重大论断。

不砍树也能致富,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双丰收的好路子。目前,我省林下经济面积已发展到2554万亩,年产值432.2亿元,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优质生态产品的旺盛需求,以林下种植、养殖、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五年来,全省利用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900余万元,扶持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个,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2554万亩,年产值432.2亿元。

发展林下经济增绿又增收,得到政府支持和农民拥护。淅川县通过实行税收优惠、信贷扶持、林权流转等推动林下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涉林企业,通过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方式带动整个区域林下经济发展。

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村民卢国伟,于2008年12月注册成立了淅川县盛源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承包1000亩林地,在林下养殖和选育淅川乌骨鸡,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产业开发,2010年10月,卢国伟将淅川乌骨鸡成功注册为“中线渠首”文字商标,他还带动当地群众一起致了富。

“散养乌骨鸡绿壳蛋包装出售价每枚2.5元,白条鸡每只收入近百元,这几年下来收入有200多万元。”卢国伟高兴地说。

我省把促进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从22.6%提高至30%以上。

此外,我省对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资源保护力度在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挖掘利用在深化,“全域旅游”的理念也更加凸显。去年,我省的鲁山县、淇县、辉县、舞钢市等16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含试点)35个。

与此同时,我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以铁腕治污产业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寻求创新驱动,形成产业新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省加大高新企业的培育力度,研究制订出台实施了《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河南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督查通报、实施“小升高”行动及推行认定奖补、研发补贴等一系列真招实招,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如今,“美丽中国”概念由此深入人心,河南生态建设不断提速,生态系统修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有保障

现代社会生产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如此。

“各地以前之所以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依法治污管理松散。”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说。

1979年9月,国家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把中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步入了正常的法治化轨道,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实体法律。

为使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0年来,我省出台了30余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相继打响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河长制初步建立淮河海河流域河流环境流量改善机制。与此同时,配套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了《河南省环境监管网格实施指导意见》《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河南省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文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最严密制度、最严厉执法、最严格问责,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上下同欲者胜。这场环保风暴启动后收效明显,让河南一举扭转了大气质量持续恶化趋势,被群众称为“攻坚蓝”。环保风暴已有1231人被问责,1605家企业被责令整改。

大刀阔斧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产业浴火重生。2016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关闭退出矿井201处,退出产能4400万吨,去产能总量在全国重点产煤省中位居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提出实施经济结构提质行动、生态功能提升行动、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环境治理提效行动“四大行动”,消减污染排量与扩大环境容量“两手抓”,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生态治理“三管齐下”等硬措施,要求集中力量打好几场重大战役,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压减煤炭消费量,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全域清洁河流攻坚,着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强化法治制度衔接配套。今年9月29日,省人大十三届六次会议对涉及生态保护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13部地方法规进行了修改。